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心緣、Lina

時光的(de)齒輪緩緩轉動(dong),碾下(xia)前進的(de)印(yin)跡(ji),在改革開放這40年以(yi)來(lai),中(zhong)國的(de)芯片產業正在引(yin)來(lai)一場深刻(ke)的(de)變革。

你可能不知道,就在(zai)過去(qu)數十年(nian)的芯(xin)片(pian)界翻(fan)天覆地(di)的變革之(zhi)中,至少有半數公司的創始(shi)團隊與高管畢(bi)業(ye)于清華大(da)學(xue)。在(zai)芯(xin)片(pian)領域,清華大(da)學(xue)正發(fa)揮著(zhu)難以估量的重要影(ying)響(xiang)力(li),成為充滿活力(li)的芯(xin)片(pian)“夢工廠”,主宰著(zhu)一大(da)批(pi)民(min)族(zu)芯(xin)片(pian)的根基。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1968年北京組建國(guo)營東光電工廠(878廠),廠內清華大學畢業生在門前(qian)合影,這是我國(guo)芯(xin)片歷(li)史的重要先驅力量

回溯到1978年的年初,改革開(kai)放總設計(ji)師(shi)鄧小平(ping)大筆一揮(hui),清華電(dian)子系的前身(shen)無線電(dian)電(dian)子學系從(cong)綿陽分校班(ban)師(shi)回京,就此(ci)掀開(kai)了芯(xin)片時代嶄新的篇章。

斗轉星移(yi),走過崢嶸歲月的(de)(de)清(qing)華電(dian)子系,不僅茁(zhuo)壯成長為清(qing)華第一大(da)(da)系,而且開始自由(you)的(de)(de)奔涌,挑起(qi)了中國芯(xin)(xin)片(pian)產業的(de)(de)大(da)(da)梁。如今的(de)(de)芯(xin)(xin)片(pian)產業,放眼(yan)望去,數不勝(sheng)數的(de)(de)芯(xin)(xin)片(pian)企業高管(guan)的(de)(de)履(lv)歷上,赫(he)然寫著“清(qing)華大(da)(da)學電(dian)子工程系”。

他們(men)之中,有三代(dai)清華(hua)人(ren)的(de)傳承,有同門室友(you)齊下海,有師徒(tu)四人(ren)共創(chuang)業(ye),有同系(xi)前后(hou)輩相扶持,有夫(fu)妻(qi)各闖一片(pian)天(tian)。往(wang)(wang)前看,集成(cheng)電(dian)路(lu)產業(ye)匠人(ren)鞠躬盡瘁,往(wang)(wang)后(hou)看,自研芯片(pian)新秀百舸(ge)爭流。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2012年10月(yue)清華校友總(zong)會(hui)半導體協會(hui)成立合影(ying)

隨著人工智能(AI)的崛起,AI芯(xin)片(pian)亦成(cheng)為(wei)炙手可熱的話題,在這短短三年間,有(you)兩家AI芯(xin)片(pian)獨角獸的核心(xin)戰(zhan)隊都來自(zi)清華電子系,新(xin)一批(pi)電子系學子已經(jing)進駐到(dao)各家主(zhu)流芯(xin)片(pian)企業,在全球AI芯(xin)片(pian)浪(lang)潮(chao)(chao)養精蓄銳,等待著時(shi)機站上芯(xin)片(pian)浪(lang)潮(chao)(chao)之巔。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一、核心玩家十三人,各領域稱霸稱王

中(zhong)國(guo)內地規模(mo)最大(da)、技(ji)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lu)晶圓代(dai)工企業(ye)——中(zhong)芯國(guo)際盡管只有18年的歷史,這其中(zhong)卻幾(ji)多風雨(yu)幾(ji)多秋(qiu),而在4輪高(gao)層人士走(zou)馬換任中(zhong),有3位關鍵決策者都(dou)曾是(shi)清華電子系(xi)的學生。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江上舟

首先是中芯國際前任董事長江上舟,受文革(ge)影響,他和同(tong)(tong)班同(tong)(tong)學(xue)、妻(qi)子吳啟迪“僅在校(xiao)學(xue)習了(le)9個(ge)月”,就終止了(le)學(xue)業,并于1970年被(bei)分配到云南(nan)省(sheng)通訊(xun)局微波(bo)器材廠工作。

在工廠的(de)(de)歷練非但沒有消磨江(jiang)上(shang)舟的(de)(de)意志,反而令他愈發渴望專(zhuan)業知識(shi)的(de)(de)洗禮。1978年,江(jiang)上(shang)舟夫妻雙雙考回母校。因(yin)緣際(ji)會(hui)之下,他又(you)到(dao)愛(ai)因(yin)斯(si)坦的(de)(de)母校瑞士蘇(su)黎世高等理(li)工學院留(liu)學,待到(dao)他獲(huo)得博士學位之時,已然40歲。

歸國(guo)之后,江上(shang)(shang)舟走入仕途,曾任(ren)三(san)亞(ya)副市長、洋浦開發區管理局(ju)局(ju)長兼書記。在(zai)上(shang)(shang)海經濟委(wei)員會、市工業局(ju)黨委(wei)任(ren)職時的江上(shang)(shang)舟,力邀張汝京(jing)到上(shang)(shang)海投資中(zhong)芯國(guo)際。

2009年6月(yue),一場強雷暴(bao)為上海帶(dai)來(lai)了直徑(jing)最(zui)大達6.4cm的(de)冰雹(bao),中芯(xin)國(guo)際(ji)也面臨(lin)著有史(shi)以來(lai)最(zui)大的(de)經營(ying)困境:連年虧(kui)損、與臺積(ji)電專利官司敗訴、創始人張汝(ru)京離(li)職。在這危(wei)急存亡之(zhi)秋(qiu),江上舟臨(lin)危(wei)受命,擔任中芯(xin)國(guo)際(ji)董事長(chang)和代理CEO,率(lv)領中芯(xin)國(guo)際(ji)首次實現盈利。

然而(er),時勢造(zao)英(ying)雄(xiong)(xiong),英(ying)雄(xiong)(xiong)卻薄命,2年后,因為肺癌復發(fa),江上舟撒(sa)手人寰,留給(gei)中芯國(guo)際(ji)空蕩蕩的董事長職(zhi)位,當時的CEO王寧國(guo)落選董事會后,在落選次(ci)日遞交辭(ci)呈離開(kai)中芯國(guo)際(ji),引(yin)起業(ye)界一篇嘩然。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張文義(圖左三)

而江上舟在住院前后力薦增選的新董事張文義,在江(jiang)病逝后成為了中芯(xin)國際(ji)新的掌舵(duo)人,他還邀(yao)請時任Silterra COO一(yi)職(zhi)(zhi)的邱慈云出任中芯(xin)國際(ji)CEO職(zhi)(zhi)位。

張文義是(shi)江上舟在電子系的(de)同學,曾任電子工業(ye)部副部長(chang)(chang)(chang)、陜(shan)西彩色顯像(xiang)管總廠廠長(chang)(chang)(chang)、彩虹電子集團(tuan)董(dong)事長(chang)(chang)(chang)、華虹集團(tuan)董(dong)事長(chang)(chang)(chang)。兩人的(de)經(jing)歷十分相似,入過仕途(tu)、當過大型半導體制造公(gong)司董(dong)事長(chang)(chang)(chang)、有豐富行業(ye)經(jing)驗(yan)。

在張、邱二人搭檔之下,中芯國際終于回到正軌,不僅成功扭虧為盈,而且創造了中芯連續20多個季度的盈利。然而就在去年,邱慈云辭去CEO一職,由梁孟松和趙海軍共同接棒聯合CEO,其中趙海軍也是1983級的清華電(dian)子系系友(you)。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趙海軍

趙海軍在(zai)清華電子(zi)系獲得了學士(shi)和博士(shi)學位,曾(ceng)先后(hou)在(zai)新加(jia)坡TECH半導體公(gong)司、美國(guo)德州儀(yi)器公(gong)司、臺(tai)灣茂德科(ke)技公(gong)司(ProMOS)擔任各級管理職務(wu)。

他(ta)是新加坡(po)半導體界(jie)少數幾位(wei)來自(zi)中國(guo)的(de)副總(zong)裁級主管之(zhi)一,也是臺(tai)(tai)灣半導體界(jie)唯一一位(wei)在臺(tai)(tai)灣本(ben)土(tu)擔任臺(tai)(tai)灣知(zhi)名半導體企業副總(zong)裁的(de)“中國(guo)大陸人”。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張鵬飛

和趙海軍同級的張鵬飛,于(yu)2005年上(shang)海浦東創辦了博通集(ji)成電(dian)路公司(此公司與美(mei)國博通無(wu)關),專注于(yu)無(wu)線電(dian)通訊領(ling)域集(ji)成電(dian)路的研(yan)發設(she)計。張鵬飛利用自身在(zai)射頻CMOS電(dian)路設(she)計上(shang)的優勢,僅用9個月就設(she)計研(yan)制(zhi)出世界上(shang)第一顆全集(ji)成的5.8-GHz CMOS無(wu)繩(sheng)電(dian)話集(ji)成收發器芯(xin)片。

截止到去年(nian)9月,使用(yong)博通芯片研發的“高速ETC系統”已覆蓋29個省份,實現了全(quan)(quan)國聯網(wang),超過2100萬用(yong)戶能夠一卡暢行全(quan)(quan)國。

在回(hui)國創業前(qian),張鵬飛作為美國硅谷初(chu)創公司(si)Resonext Communications共同創辦人和首(shou)個射頻CMOS電路設(she)計(ji)(ji)(ji)工程師,從(cong)組建設(she)計(ji)(ji)(ji)團隊(dui)到項目(mu)實施,僅用(yong)2年(nian)時間先(xian)后融資(zi)6千萬美元(yuan)(yuan),設(she)計(ji)(ji)(ji)研制(zhi)了世(shi)界上首(shou)個能規模(mo)量產的(de)零中頻IEEE 802.11a/b/g CMOS WLAN收發器,并成功以(yi)1.3億美元(yuan)(yuan)被(bei)RFMD收購(gou)。

張鵬飛是(shi)一位“三清(qing)”學子(zi)(zi),他用了11年時間(jian)一口氣(qi)將(jiang)本、碩、博讀了個遍(bian),而和他同為“三清(qing)”學子(zi)(zi)的還有清(qing)華電子(zi)(zi)系1985級系友舒清(qing)明。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兆易創新團隊(dui),羅茁(左二),舒清明(左三),朱一明(左四)

舒清明是中國領先的閃存芯片設計企業兆易創新的董事兼副總經理。除了舒清明外,兆易創新還有多位高管來自清華其他系。比如,其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朱一明是清(qing)(qing)華(hua)物理(li)學本科(1989級)、碩士(shi),其前副董事長羅茁畢業于1980級清(qing)(qing)華(hua)核(he)(he)動力工程本科和1985級清(qing)(qing)華(hua)核(he)(he)能與新能源技術碩士(shi)。在(zai)他們(men)的領導下,兆易(yi)創(chuang)新研發成(cheng)功了國內第(di)一(yi)顆移動高速存(cun)儲(chu)芯片(pian),并在(zai)存(cun)儲(chu)芯片(pian)“NOR Flash”領域(yu)躋身(shen)世(shi)界(jie)前三(san)。

剛進清華(hua)(hua)不久(jiu)的舒清明,面前(qian)已經有了(le)清晰可(ke)見的榜樣,一(yi)位電(dian)子系1981級(ji)的師兄在畢業前(qian)夕(xi),因為拿下清華(hua)(hua)第六(liu)屆挑(tiao)戰杯唯一(yi)特等獎,被保送清華(hua)(hua)本(ben)系讀研(yan),隨(sui)后又赴(fu)美(mei)國斯坦福大學(xue)深造。

同樣是這個人,在2011年被全球權威IT安全雜志《Info Security》評價為“少數對世界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人”,并授予其“UTM之父”稱號,2年后,他更是當選了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他就是謝青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謝青

來(lai)硅谷(gu)20多(duo)年,謝青一直專攻網絡安全(quan)領域(yu),先是創辦設計軟件(jian)防(fang)(fang)火墻(qiang)的(de)SIS公司(si),在(zai)意識到(dao)軟件(jian)防(fang)(fang)火墻(qiang)裝在(zai)PC/服務(wu)器(qi)上性能(neng)的(de)局限性后,又(you)與同樣來(lai)自清華(hua)電子系的(de)芯(xin)片天才(cai)鄧(deng)鋒、軟件(jian)高手柯嚴一起在(zai)1997年創辦NetScreen,做起“芯(xin)片防(fang)(fang)火墻(qiang)”這一空白(bai)領域(yu)。

這家公司于2001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shi),隨(sui)后在2004年被全(quan)球第二大網絡設備大廠Juniper Networks以41億美元(yuan)高(gao)價(jia)并購,這是硅谷歷(li)史上網絡安全(quan)行業的(de)第二大并購案(an),僅(jin)次于2010年Intel對McAfee的(de)78億收(shou)購案(an)。

2000年10月(yue),基于UTM(多功能統一(yi)威脅管理)思想,謝(xie)青創(chuang)辦了(le)FortiNet(飛塔)公司,并一(yi)直擔(dan)任(ren)總裁(cai)兼CEO至今。Fortinet的(de)股價在(zai)今年10月(yue)曾(ceng)超過(guo)92美(mei)(mei)元,目(mu)前其總市值達(da)124.28億美(mei)(mei)元。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張智安(圖右)

同樣是在這一年,清華電子系82級畢業生張智安加入了全(quan)球第四大(da)半導體(ti)設備廠商美國(guo)科(ke)(ke)天(tian)(tian)公(gong)司(KLA-Tencor Corp.)旗下的科(ke)(ke)天(tian)(tian)日本分(fen)公(gong)司。6年(nian)后,他(ta)移居中(zhong)國(guo),如今擔任科(ke)(ke)天(tian)(tian)副總(zong)裁(cai)兼科(ke)(ke)天(tian)(tian)中(zhong)國(guo)總(zong)裁(cai)。

此前,在電子系畢業后(hou),張(zhang)智(zhi)安(an)在中科(ke)院(yuan)半導體所拿到碩士(shi)學(xue)位(wei),隨后(hou)陸續在日(ri)本日(ri)先(xian)、清華科(ke)技開發(fa)總公(gong)司、日(ri)本郵船情報開發(fa)株式會社擔任系統工(gong)程(cheng)師(shi),并在賽靈思做了4年的晶圓(yuan)制(zhi)程(cheng)工(gong)程(cheng)師(shi)。

張智安在1991年離開的清華科技開發總公司,正是清華紫光集團的前身,待到2009年,比他晚3級的同系師弟趙偉國被清華校(xiao)方任命(ming)為紫光總裁。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趙偉國

趙偉國在1985年(nian)考入清華大學(xue)電子(zi)工程系(xi),先后獲(huo)本(ben)科(ke)、碩士學(xue)位,現任北(bei)京健坤(kun)投資集團董事(shi)長、紫光(guang)集團董事(shi)長兼總裁。

由趙偉國掌舵的“紫光系(xi)”,開始(shi)在資本市(shi)場(chang)上縱橫馳(chi)騁(cheng)、一路并(bing)購,不(bu)僅(jin)逐漸完成在國內芯片(pian)行(xing)業的布局,更是壘砌(qi)起一個財富帝國。趙偉國也因此被稱作“并(bing)購狂人”。

從2013年(nian)起,紫光用(yong)2年(nian)時間耗資(zi)51.9億(yi)美元,先是(shi)收購了(le)展訊通信(xin)、銳迪科并(bing)將其打包(bao)合并(bing),隨后又拿下惠普旗下公(gong)司新(xin)華三51%的(de)股權,構(gou)建“從芯到云”的(de)高科技產業(ye)鏈。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曾學忠

值得一提的是,現任清華紫光展銳CEO曾學忠同樣畢業于清(qing)華大(da)學(xue)。1996年(nian)從清(qing)華大(da)學(xue)物理系畢業后,曾(ceng)學(xue)忠隨即加(jia)入(ru)了中興,一直(zhi)做了20年(nian)。2016年(nian),時(shi)任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終(zhong)端CEO的曾(ceng)學(xue)忠宣布離職,加(jia)入(ru)紫光展銳。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趙立新

在中國率先開創了CMOS傳感器產業的格科微,其創始人兼CEO趙立新是趙偉國的同學。在(zai)本科(ke)畢業后,趙立新繼(ji)續留在(zai)清華微電子所攻讀碩士學位。

隨(sui)后,趙立(li)新先在(zai)新加坡國立(li)半(ban)導體(ti)公司做了(le)3年(nian)半(ban)導體(ti)制造(zao),又在(zai)美(mei)(mei)國ESST公司做了(le)3年(nian)CIS設(she)(she)計,之后進(jin)入美(mei)(mei)國Advanced Communication Devices及UTSTARCOM在(zai)美(mei)(mei)國的研(yan)發(fa)中心,繼續從事了(le)2年(nian)的芯片設(she)(she)計工作。

2003年9月,趙立(li)新拿(na)著(zhu)高中同學投資的(de)(de)(de)200萬美(mei)元(yuan)回國(guo)創建了格(ge)科微。格(ge)科微從(cong)電腦攝像(xiang)頭起步,在(zai)2007年進軍(jun)手機領域,并在(zai)2008年推出成(cheng)本低于競(jing)爭推手20%的(de)(de)(de)新產品,在(zai)手機圖像(xiang)傳感(gan)器市場的(de)(de)(de)份額從(cong)國(guo)內第三變成(cheng)第一,成(cheng)為全(quan)球低端圖像(xiang)傳感(gan)器最大的(de)(de)(de)供(gong)應商,奠定了格(ge)科微的(de)(de)(de)江湖地位。

說到CMOS,那就(jiu)不得不提到美國(guo)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豪威科技一度(du)在(zai)圖像傳(chuan)感器(qi)(qi)芯片(pian)中高端市場與索尼、三星(xing)三足鼎立(li),曾研發(fa)出世界上首(shou)(shou)顆單芯片(pian)彩色CMOS圖像傳(chuan)感器(qi)(qi)。豪威的(de)聯(lian)合創始人、首(shou)(shou)席運營(ying)官(COO)均畢業(ye)于清華(hua)電(dian)子系。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何新平

前豪威科技COO何新平,他(ta)是80級電子系的第一名(ming),十多年來一直在美國(guo)硅谷從事集(ji)成電路(lu)新(xin)技術開發(fa),擁有超過20項美國(guo)發(fa)明專利。

1995年(nian)(nian),何(he)新平加入同年(nian)(nian)成立的(de)豪威科技,從高級工(gong)程師開(kai)始一路升(sheng)遷,到2001年(nian)(nian)成為負(fu)責核心(xin)技術的(de)副總(zong)裁,再(zai)到2006年(nian)(nian)成為公司(si)董(dong)事并擔任COO。

他在(zai)豪威與(yu)臺(tai)積電(dian)合作期間,曾創下在(zai)10個月內完成從制(zhi)程(cheng)開發(fa)到(dao)產(chan)品上線制(zhi)造的臺(tai)積電(dian)最短紀錄(lu),至今無IC設計公司打(da)破。

在(zai)幫豪(hao)威和臺積電打入(ru)蘋果供(gong)應(ying)鏈后,2010年,何新(xin)平離開(kai)豪(hao)威,在(zai)第(di)二年創辦全球前三(san)大影像(xiang)感(gan)測器供(gong)應(ying)商晶相光,并擔任董事長兼總經(jing)理。晶相光聚焦在(zai)高端利基(ji)型(xing)市場,主攻安防監控和基(ji)因定(ding)(ding)序檢測,其(qi)基(ji)因定(ding)(ding)序檢測芯片有和全球基(ji)因定(ding)(ding)序龍(long)頭(tou)Illumina合作。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陳凱

在何新平一帆風順的走升職之路時,和他同級的陳凱卻(que)過的相對坎坷。陳凱在(zai)留校讀研(yan)(yan)時受挫,通過跑到(dao)北大(da)(da)的各個相關系去游(you)說,終于打動了老師(shi)們,被北大(da)(da)錄(lu)取為(wei)碩士研(yan)(yan)究生(sheng)。

在加州大學伯克(ke)利分校博(bo)士幾次申(shen)請都沒(mei)成功后(hou),他(ta)“重操舊業”,多次拜訪多位伯克(ke)利教(jiao)授,終于說服了MEMS的創(chuang)始人Richard Muller教(jiao)授收他(ta)為弟子,并(bing)在1997年拿到(dao)博(bo)士學位,同年進入(ru)IBM公司微電子總部(bu)任顧問級工程師。

1999年(nian),他(ta)(ta)創辦(ban)美國BESTeDEAL.com IT技術(shu)公(gong)司(si)并擔任董事長兼CEO。2年(nian)后(hou),他(ta)(ta)加入翱科(ke)風險(xian)投資公(gong)司(si),先后(hou)任翱科(ke)半導體(ti)集團總(zong)經理(li)和高級(ji)副總(zong)裁。1年(nian)后(hou),陳(chen)凱(kai)創辦(ban)鼎(ding)芯(xin)半導體(ti)公(gong)司(si),擔任董事兼CEO,并在2006年(nian)宣布(bu)推出(chu)全球首(shou)顆CMOS單芯(xin)片TD-SCDMA射(she)頻芯(xin)片。

豪(hao)威科技成(cheng)就了(le)何新(xin)(xin)平,而(er)將(jiang)何新(xin)(xin)平請(qing)來(lai)的豪(hao)威聯合(he)創(chuang)始人陳大同也來(lai)自清華電子(zi)系。

二、十四大明星投資人,投出一片芯片紅海

現任華山資本董事長的陳大同是清華(hua)電子(zi)系(xi)1977級(ji)學(xue)生,他的本碩博生涯均在清華(hua)度過,之后又在美國斯坦福大學(xue)從事博士后研究。

陳大同(tong)的(de)經(jing)歷同(tong)時也與上文(wen)提到(dao)(dao)的(de)眾(zhong)多清華系芯片(pian)公(gong)司(si)有著(zhu)密切(qie)聯系,他曾(ceng)先后在1995年和2001年創辦(ban)了豪威(wei)科(ke)技、展訊通信,并在2005年擔(dan)任后文(wen)會提到(dao)(dao)的(de)北極光創投(tou)合(he)伙人。2010年1月,他又聯合(he)創辦(ban)了華山資(zi)本公(gong)司(si),對全球高科(ke)技公(gong)司(si)進行投(tou)資(zi)。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陳大同

陳大同的學(xue)習生涯(ya)其樂無(wu)窮,他從上中學(xue)起就(jiu)癡迷于玩無(wu)線(xian)電,新街口、西四、八(ba)面(mian)槽、菜市口等地(di)的電子(zi)元(yuan)件店每月都要掃上幾(ji)遍,曾別(bie)出新裁地(di)用自行車(che)后(hou)輪當甩(shuai)膠機,以及(ji)在日光曝光下(xia)做出印(yin)刷(shua)電路(lu)板(ban),還和大學(xue)同學(xue)一起造了自動投幣洗衣機和電視干擾(rao)器。

“當(dang)年(nian)特殊的時代培(pei)養了(le)我們的動手能力,更養成了(le)我們因(yin)陋就(jiu)簡、就(jiu)地(di)取材、不拘一格地(di)解決問題的本事。”陳大(da)同在博(bo)客中如(ru)是寫道。

從2000年(nian)回國起,陳大(da)同就開始做天使(shi)投(tou)資(zi),涉(she)及了(le)半導(dao)體、通訊等(deng)領(ling)域,后來陳大(da)同在2008年(nian)加入北極光創投(tou),并領(ling)導(dao)了(le)一系(xi)列在半導(dao)體和清潔技術領(ling)域的(de)投(tou)資(zi)。

2010年,陳大同和(he)幾位合伙人共同創(chuang)辦華(hua)山資(zi)本,并擔任董事長。8年來,華(hua)山資(zi)本投資(zi)了Inside Secure、兆(zhao)易創(chuang)新、高拓訊達(da)、Tilera、安集微電子(zi)、VeriSilicon Holdings、Movidius、睿科微電子(zi)等多家芯(xin)片創(chuang)企。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余軍

華山資本其中的一位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余軍,是(shi)清華電子(zi)系1979級的畢業(ye)生,在軟(ruan)件和(he)半(ban)導體行業(ye)有超過20年(nian)的經驗,從2001年(nian)開始做天使(shi)投資。

他早年從SGI離(li)職創業,曾在硅谷合(he)作創立(li)兩(liang)家(jia)公司(si)Advanced Communication Devices(ACD)和Viaquo,開發(fa)出(chu)當時最(zui)多端(duan)口的單(dan)芯(xin)片網(wang)絡交換機以及最(zui)安全可靠的數據(ju)加密系統。ACD后被納斯達(da)克上市公司(si)UT斯達(da)康收購。

而在做(zuo)投資之前,陳大同曾在硅谷(gu)聯(lian)合創(chuang)(chuang)辦(ban)過(guo)多家半導體(ti)公司,除了上文(wen)提到的美(mei)國豪威(wei)外,陳大同還曾聯(lian)合創(chuang)(chuang)辦(ban)展訊(xun)通信并擔任首席(xi)技(ji)術官(guan)(CTO)。而展訊(xun)通信的另一(yi)位聯(lian)合創(chuang)(chuang)始人武平也來自清華電子系。

1979年,15歲的“少年天才”武平考入清華計算機系,隨后(hou)轉入電子工程系。去瑞士和美國工作一(yi)段(duan)時(shi)間后(hou),武平和陳(chen)大(da)同、范仁勇(yong)、冀晉(jin)、張翔聯(lian)合創辦(ban)了展(zhan)訊,并擔(dan)任董事長兼CEO。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武平

展(zhan)訊(xun)在2007年6月以“中國(guo)第一(yi)只3G概念股(gu)”的身份登陸美國(guo)納斯(si)達克,成為中國(guo)第一(yi)個上市的芯片平臺公(gong)司和當時(shi)市值最大的設計企業。隨(sui)后展(zhan)訊(xun)因(yin)為長期內(nei)耗(hao)等(deng)問題傷痕累(lei)累(lei),武平選擇離開展(zhan)訊(xun)再創業。

2011年(nian),武平(ping)和(he)前美國新思科技總裁潘建岳、億品傳媒創始人李峰(feng)合(he)伙成立武岳峰(feng)資本,投資了(le)兆易創新、高拓(tuo)訊達、Tilera、安集微電(dian)子、VeruSilicon Holdings、睿(rui)科微電(dian)子等多家(jia)芯片公(gong)司。

去年12月(yue),武岳(yue)峰資(zi)本領(ling)銜(xian)的(de)財團收購芯成半導體一案塵(chen)埃(ai)落定(ding),成為中國資(zi)本首次成功私(si)有化一家總(zong)部位(wei)于美國的(de)IC設(she)計領(ling)域上市公司。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羅茁

羅茁比武(wu)平晚(wan)一年進入清(qing)華園,在1999年受(shou)邀籌建(jian)清(qing)華科技園孵(fu)化(hua)器(清(qing)控銀(yin)杏團隊前身)、親歷中國互(hu)聯網從開始到泡(pao)沫的過程后,他選擇投身早期投資事業,主動嘗試“孵(fu)化(hua)+投資”的創新模式。

說起來,兆易創新從一度要夭折到成功上市的12年間,清控銀杏一直在它的背后支持著。彼時朱一明和他的合伙人在美國依靠有限的種子基金苦苦支撐著創業項目GigaDevice(兆易創新前身),2004年帶著項目回國后,負責該項目的薛軍找到羅(luo)茁,羅(luo)茁一出手就是二(er)百萬(wan)。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薛軍

清(qing)(qing)控(kong)銀杏的(de)四位創始合伙人均是清(qing)(qing)華(hua)學(xue)子,薛軍正是其中之一。他在清(qing)(qing)華(hua)獲得擁有經濟管(guan)理學(xue)院工學(xue)學(xue)士學(xue)位和管(guan)理工程(cheng)碩士學(xue)位。他曾供職于國家信息中心和IBM,并(bing)先(xian)后于1994年和2000年創辦美國安泰公司和博思(si)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02年,薛軍(jun)加(jia)入(ru)清華科(ke)技園,4年后(hou),他(ta)成為(wei)啟迪創投(tou)創始(shi)合伙人、董事總經理(li)。他(ta)現在負(fu)責投(tou)資和管理(li)的芯(xin)片(pian)相關公司包(bao)括晟矽微電子、立(li)而(er)鼎等,還曾投(tou)過(guo)展(zhan)訊通信(xin)、兆易創新。

另外兩位創始合伙人分別是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拿到博士學位的雷霖和198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的呂大龍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雷霖(圖左),呂大龍(圖右)

雷霖原(yuan)任(ren)啟(qi)迪創投創始合(he)伙人,同時擔任(ren)清華控股(gu)有限公(gong)司高級副總裁(cai)、清控資管(guan)集團總裁(cai),主導(dao)投資超過100家(jia)企業。

呂(lv)大龍(long)有多年實(shi)業投(tou)資和創業投(tou)資管(guan)(guan)理經驗,先(xian)后創立(li)華清(qing)基(ji)業投(tou)資、銀杏博融、銀杏天使(shi)投(tou)資中心,投(tou)資和管(guan)(guan)理的芯片(pian)項目(mu)有豪威科(ke)技(ji)等。

如今清控(kong)銀杏(xing)基(ji)金規模達60億元(yuan),正如清華園道路(lu)兩旁的銀杏(xing)那樣(yang)厚重而堅實 ,為(wei)一代代充滿(man)抱負(fu)和毅力(li)的年輕人提供(gong)創(chuang)業(ye)的基(ji)石。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鄧鋒(圖(tu)左),李(li)立新(xin)(圖(tu)右)

茫茫風投界人海爾爾,卻有一人曾被稱為“風投界最幸運的中國人”,他就是1986年畢業于清華電子系的鄧鋒。他在美國拿到計算機(ji)工程博士學位后,先(xian)是去了英特爾工作,后在1997年和謝青(qing)、柯嚴(yan)聯(lian)合創建了NetScreen公司(si)做防(fang)火墻芯片。

在2004年(nian)NetScreen被網絡(luo)設備(bei)巨頭Juniper Networks收購后,鄧鋒又投(tou)(tou)資了(le)3家美國風(feng)險(xian)投(tou)(tou)資基金,而(er)這(zhe)(zhe)3家基金分別又對Facebook、LinkedIn、Youtube、Groupon等4家互聯網公司進(jin)行(xing)原始投(tou)(tou)資,隨著(zhu)這(zhe)(zhe)4家公司的崛起(qi),鄧鋒獲(huo)得巨額利(li)潤(run),也(ye)因此被稱為“風(feng)投(tou)(tou)界最幸運的中國人”。

2005年,鄧鋒回國(guo)創(chuang)立了北極光創(chuang)投(tou),在高(gao)科(ke)技(ji),新媒體(ti),清潔(jie)技(ji)術,消費及健康醫療等(deng)領(ling)域領(ling)導投(tou)資(zi)近兩百家企業。由(you)鄧鋒直接負(fu)責投(tou)資(zi)及投(tou)后管理的部(bu)分芯片公司包(bao)括展訊通信、兆(zhao)易創(chuang)新、中科(ke)創(chuang)達等(deng)。

北極光創投的另一位董事總經理李立新則(ze)來自80級電子系(xi),畢(bi)業(ye)后在清華(hua)經(jing)管學(xue)院讀在職研究生。他在2009年(nian)加(jia)入北(bei)極光(guang),為北(bei)極光(guang)帶來了超過20年(nian)的企(qi)業(ye)運營、創業(ye)及投資(zi)經(jing)驗,并(bing)投資(zi)了OURS,黑(hei)芝麻科技、億(yi)智科技等AI芯(xin)片相(xiang)關企(qi)業(ye)。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TSVC團隊,夏淳(左(zuo)一),張(zhang)于慶(右三)

與李立新同級的清谷資本創始合伙人張于慶夏淳是一(yi)對(dui)在清華住上下鋪的兄弟(di),兩人一(yi)起工(gong)作至今已經近40年了。

2010年(nian),在(zai)連(lian)續創(chuang)業后,張于慶(qing)和(he)夏淳功成身(shen)(shen)退,一起創(chuang)辦了硅谷(gu)第一家大陸華人的硬科(ke)技天使(shi)(shi)(shi)基金——TEEC Angel Fund(清華企業家協(xie)會天使(shi)(shi)(shi)基金),這個基金就是清谷(gu)資本(TSVC)的前身(shen)(shen),之(zhi)前只是投天使(shi)(shi)(shi)輪,就在(zai)硅谷(gu)投出了Zoom和(he)Quanergy兩家獨角獸(shou)。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張錫盛

清芯華創資本的合伙人兼董事張錫盛亦是VC屆的優秀代表,他曾在(zai)清華電子(zi)系取得碩士(shi)和博士(shi)學位,之后在(zai)加州(zhou)大學伯(bo)克利分校做博士(shi)后工作。

在(zai)做(zuo)創投之(zhi)前,他在(zai)集成(cheng)(cheng)電(dian)路(lu)、計(ji)算機輔助(zhu)設(she)計(ji)軟件產業有(you)超過15年的技(ji)術和(he)管理經驗。他還是(shi)東南大學客(ke)座教授,并擁有(you)六項集成(cheng)(cheng)電(dian)路(lu)輔助(zhu)設(she)計(ji)方面的美(mei)國專利。

1995年(nian)至2002年(nian),張錫盛擔(dan)任Celestry公司(si)的研(yan)發副總(zong)裁,Celestry于2002年(nian)被Cadence收購。

他于2002年創立了專注EDA的Accelicon Technologies公司并(bing)擔任總經理。Accelicon的產品和服務被(bei)(bei)Intel、IBM、AMD、TI、Qualcomm、Sony等世界一(yi)流集成(cheng)電路公司采(cai)用(yong),年產值近4000余萬。 之(zhi)后(hou)Accelicon的建模(mo)技術(shu)被(bei)(bei)Agilent收購。

上述投(tou)資者都是(shi)在(zai)半導體行(xing)業摸爬滾打多年(nian)、經驗豐富的老前輩,而創投(tou)行(xing)業的新生力量也(ye)已經崛起,有(you)兩位21世紀畢業的清華電子(zi)系學子(zi)所領(ling)導的公司,就(jiu)投(tou)出了AI芯片(pian)獨角獸。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張予彤

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張予彤是清華電子系00級系友,她還是美國(guo)斯坦(tan)福大學的(de)工程碩士(shi)以及華人創業協會(CEO)的(de)核心成員,并在斯坦(tan)福大學創立了(le)最早(zao)的(de)中國(guo)基金主導(dao)的(de)暑期(qi)創業項目。

金沙江創投(tou)可謂是(shi)眼光穩(wen)準狠,一(yi)連(lian)就投(tou)資了兩家AI芯片獨(du)角獸,分別是(shi)深鑒科技和地平線。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辛旺(圖左一)

深鑒科技的另一家投資方高榕資本有2003級電子系的系友辛旺,他是2003年(nian)內蒙古高考理科狀元,本科和碩士均就(jiu)讀于清華(hua)電(dian)子系。

目前(qian)辛旺任高榕資(zi)(zi)本(ben)副總裁(cai),專注于TMT和高科技(ji)領域投資(zi)(zi),在(zai)在(zai)高榕資(zi)(zi)本(ben)期間,重(zhong)點研(yan)究覆蓋高科技(ji)領域早期投資(zi)(zi),包括人工智能(neng),大數據,機器(qi)人,工業互聯網等。

三、十三創企新勢力,領銜芯片業換風向

巧(qiao)合的是,同屬(shu)AI芯(xin)片“四(si)小龍(long)”,深鑒科技(ji)和地平線的創始團隊都有著(zhu)清(qing)(qing)華電子系的身影(ying),其中深鑒科技(ji)又因“清(qing)(qing)華師徒四(si)人(ren)”聯合創業而(er)常被人(ren)津津樂道(dao)。

今年7月剛被芯片巨頭賽靈思收購的深鑒科技,從四大聯合創始人到員工,團隊中有將近一半的人都是清華出身。它們分別是清華副教授汪玉、首席科學家韓松、CTO單羿、以及CEO姚頌

2015年,23歲的(de)姚頌即將本科(ke)畢業(ye),他拒(ju)絕了無數IT學子夢寐以求(qiu)的(de)卡耐基·梅隆(long)大學offer,選(xuan)擇跳出學術(shu)圈創立了深鑒科(ke)技。

其(qi)實早在本科時,姚(yao)頌就(jiu)擔(dan)任過電子系(xi)科協主(zhu)席(xi),主(zhu)辦(ban)過電設(she)等一(yi)(yi)系(xi)列科創賽事,在大三時就(jiu)喜(xi)提外(wai)號“姚(yao)老板(ban)”,也算為“CEO”這(zhe)個職位積(ji)累了一(yi)(yi)定(ding)經驗。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從(cong)左到右:單羿,汪玉,姚頌,韓松

汪玉是姚(yao)頌的本科導師,他是清(qing)華(hua)電(dian)(dian)子系98級畢業生,現任(ren)清(qing)華(hua)大學電(dian)(dian)子工(gong)程系副教(jiao)授、黨委副書記。從(cong)2006年開始研究FPGA,現在是ACM FPGA技術委員會亞太地(di)區的唯一成員。

首席(xi)科學(xue)家韓松,在(zai)2008年考入清華電子(zi)系,從斯坦福博士畢業后,現在(zai)MIT任教(jiao),其(qi)“深度(du)壓縮”論文(wen)曾獲2016年ICLR最佳論文(wen)獎(jiang);其(qi)“基于壓縮后模(mo)型的(de)硬(ying)件(jian)加速器ESE”論文(wen)曾獲FPGA 2017最佳論文(wen)獎(jiang)。

稍(shao)遲一點(dian)加入深(shen)(shen)鑒的CTO單羿,是清(qing)華電(dian)子系(xi)04級(ji)本科畢業生,后又在本系(xi)攻讀了博士(shi)。他曾在地(di)平線機器人擔(dan)任FPGA技術負責人、在百度(du)(du)深(shen)(shen)度(du)(du)學習研究(jiu)院擔(dan)任高級(ji)工程師。

單羿曾加入的地平線,其聯合創始人兼軟件副總裁楊銘在1997年作為天津一(yi)中(zhong)年級第一(yi)被(bei)保送到清華(hua)電子系,后又獲得清華(hua)大學(xue)碩士學(xue)位和美國西北大學(xue)博士學(xue)位。

在博士畢業后,他先后任NEC美(mei)國研究(jiu)院高級(ji)研究(jiu)員和(he)Facebook,專(zhuan)注于計(ji)算機(ji)視覺(jue)和(he)機(ji)器學習領(ling)域的研究(jiu)。他在 Facebook工(gong)作(zuo)期間(jian)負責的深度(du)學習研發(fa)項(xiang)目DeepFace在業界產(chan)生重大影響,使(shi)人(ren)臉(lian)驗證正確(que)率在LFW庫上達(da)到97.35%,接近人(ren)工(gong)測(ce)試(shi)水平。

今年8月深鑒科技(ji)被美國FPGA巨頭賽靈思(si)收購(gou)后,汪(wang)玉(yu)教授與韓松博士已(yi)退出深鑒。

2015年7月,剛從百度離職約2個(ge)月的余凱(kai),創辦了地平(ping)線,他(ta)還(huan)成功把楊(yang)銘(ming)拉到了自己的陣(zhen)營之中(zhong)。據(ju)說當年楊(yang)銘(ming)離開時(shi),Facebook CTO和扎克·伯格都出面(mian)挽留(liu)。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湯煒偉

值得一提的是,在“AI芯片四小龍”中的另一個玩家——比特大陸——其AI芯片產品戰略總監湯煒偉也是(shi)清華的本(ben)科+碩士(shi)畢業。

就在楊銘加入地平線的這一年,另一家主攻AI安防芯片的創企欣博電子在北京創立。欣博電子創始人兼CEO梁敏學的(de)(de)(de)本(ben)科(ke)雖(sui)然(ran)讀的(de)(de)(de)是清華(hua)的(de)(de)(de)材料專(zhuan)業,但愛(ai)好微電子(zi)的(de)(de)(de)他,經常跟(gen)清華(hua)電子(zi)系(xi)的(de)(de)(de)同(tong)學一(yi)起上(shang)課。本(ben)科(ke)畢業后,他又(you)到中科(ke)院微電子(zi)所深造。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梁敏學

早在(zai)2007年,梁敏學就曾創辦一家(jia)名為“芯博媒(mei)體(ti)(ti)”的(de)半導體(ti)(ti)公司,主打手(shou)機專(zhuan)用多媒(mei)體(ti)(ti)芯片的(de)設(she)計與(yu)研發。隨后,他在(zai)聯發科工作6年,最后升(sheng)任(ren)(ren)至(zhi)聯發科多媒(mei)體(ti)(ti)與(yu)信息技術(shu)事業部的(de)部門負責(ze)人,負責(ze)任(ren)(ren)多媒(mei)體(ti)(ti)、VR、AI等(deng)項目(mu)。

2015年前后,當梁敏學得知國家正(zheng)在著手定制SVAC 2.0標(biao)準(zhun)時,他毅然離開了聯(lian)發科(ke),找到(dao)過去的創(chuang)(chuang)業的老同(tong)事、清華師兄(xiong)弟、以及(ji)聯(lian)發科(ke)的同(tong)事,一(yi)同(tong)創(chuang)(chuang)辦(ban)了欣博電(dian)子。

此后(hou),欣(xin)博電子作為SVAC聯盟副理事長單(dan)位(wei),與(yu)公安部第一(yi)研究院(yuan)、中星微等(deng)單(dan)位(wei)一(yi)同參(can)與(yu)制(zhi)定了GB/T 25724-2017標準,也就是SVAC 2.0標準。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魯勇

還有一家2017年才成立的創企探境科技,在今年5月獲得數千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其創始人兼CEO魯勇是清華的(de)本(ben)碩博“三(san)清”畢業生,有著(zhu)清華微(wei)電(dian)子所的(de)研究背(bei)景(jing)。

魯勇曾在半導(dao)體業摸爬(pa)滾打了(le)15年。在成立探境科技(ji)之前(qian),他(ta)曾是(shi)通信和(he)存(cun)儲解決方(fang)案Marvell半導(dao)體的(de)中(zhong)國芯片研(yan)發(fa)總監。據魯勇介紹,在Marvell這十年里(li),他(ta)帶領著Marvell的(de)中(zhong)國芯片研(yan)發(fa)團隊從零(ling)開始一手搭建起來。

在仔細研究AI芯(xin)片(pian)熱潮背后的(de)真實(shi)需求和落地場(chang)景后,2017年,魯(lu)勇離開Marvell,和一(yi)群老友(you)共(gong)同成立(li)了探境科技。目前探境科技的(de)核(he)心(xin)創(chuang)始團隊大約有(you)7人,都是魯(lu)勇過去的(de)老同事、老朋(peng)友(you)、以及(ji)清華的(de)師(shi)兄弟,他(ta)們分別(bie)負(fu)責(ze)從芯(xin)片(pian)設計、系統(tong)設計、軟件、算法(fa)等(deng)領(ling)域。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吳子寧

好巧不巧,Marvell曾經還有幾員大將也是清華電子系學子,其中一位就是半導體以及存儲業界公認的技術專家、擁有超過200項美國專利的吳子寧

吳(wu)子(zi)(zi)寧在1989年(nian)考入清華電子(zi)(zi)系,隨(sui)后在斯坦福大學攻(gong)讀碩士和博士。1999年(nian),吳(wu)子(zi)(zi)寧加入剛成立4年(nian)的美滿電子(zi)(zi)科(ke)技公司(Marvell),這(zhe)一待就是17年(nian)。

自2008年起(qi),吳博士曾擔任(ren)Marvell副(fu)總(zong)裁,負(fu)責(ze)數(shu)據存(cun)儲技(ji)(ji)術(shu)和SOC核心技(ji)(ji)術(shu)的研(yan)發。到(dao)2014年,他擔任(ren)Marvell技(ji)(ji)術(shu)集團(tuan)有限(xian)公(gong)司的CTO,負(fu)責(ze)Marvell集團(tuan)的技(ji)(ji)術(shu)研(yan)發。

在此(ci)期間,吳子寧嗅到智能存儲(chu)芯片(pian)的商機(ji),于(yu)是在2016年從Marvell離職(zhi)創建了英(ying)韌創科技(InnoGrit)并擔任董事長(chang)兼CEO,瞄(miao)準AI智能存儲(chu)控制器,將存儲(chu)與計算(suan)(suan)融(rong)合,主要用于(yu)超算(suan)(suan)中心、自動駕駛、基因檢測(ce)等領域。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程泰毅

吳子寧在1999年加入Marvell,而這一年,在1995年畢業于清華電子系的程泰毅在美(mei)國加州硅谷(gu)合(he)伙創立Centrality Communications Inc. ,從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系統與芯(xin)片設計,該公司在2007年被SiRF以3億美(mei)元收購。

從2002年到2010年,程泰毅在美國博通(Broadcom)公司移(yi)動通信(xin)部門高級(ji)主(zhu)(zhu)任工程師,是Broadcom EDGE/WCDMA/HSPA/LTE基帶SoC芯片和應用處理器芯片架構(gou)主(zhu)(zhu)要(yao)設計人(ren)之一(yi)。

2011年1月(yue),程泰毅在上海創立思立微,主要(yao)從(cong)(cong)事從(cong)(cong)事多點電(dian)容觸控(kong)芯(xin)(xin)片(pian)和指紋傳感器芯(xin)(xin)片(pian)的研發與銷售。今年10月(yue)31日,證監會通過了兆(zhao)易創新對思立微的收(shou)購預案,為了這次(ci)收(shou)購,擁有多位(wei)清華(hua)背景(jing)高(gao)管的兆(zhao)易創新還(huan)開出了17億(yi)元的高(gao)價(jia),溢(yi)價(jia)足有19倍。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李陽

比吳子寧晚兩年畢業的李陽,也是一位“三清”學霸,他擁有15+年高性能射頻前(qian)端設計和產業經(jing)驗(yan),廣州(zhou)市杰出專家(jia)。

2011年11月,李陽在廣州成立了慧智微(wei)電(dian)子,致力于高(gao)性能微(wei)波(bo)射(she)頻芯(xin)片(pian)產品(pin)領域。通(tong)過自主創(chuang)新,慧智微(wei)電(dian)子研(yan)發出(chu)有基礎專(zhuan)利的射(she)頻前端(duan)可(ke)重構技術,推出(chu)了國(guo)際上第一(yi)顆可(ke)重構4G多(duo)模多(duo)頻射(she)頻功率放大器,可(ke)通(tong)過軟件(jian)定義使芯(xin)片(pian)在多(duo)場景(jing)、多(duo)模式、多(duo)頻段(duan)下(xia)共享(xiang)硬件(jian),按(an)需配置。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霍軼杰

縱慧芯光(Vertilite)的聯合創始人兼CEO霍軼杰則是清華電(dian)(dian)子(zi)系(xi)20世紀的最后一批學(xue)生,他(ta)取(qu)得了(le)馬里蘭大(da)學(xue)電(dian)(dian)子(zi)工(gong)程(cheng)系(xi)碩(shuo)士和斯坦(tan)福(fu)(fu)大(da)學(xue)電(dian)(dian)子(zi)工(gong)程(cheng)系(xi)博(bo)士學(xue)位(wei),在斯坦(tan)福(fu)(fu)大(da)學(xue)電(dian)(dian)子(zi)工(gong)程(cheng)系(xi)當(dang)過研究員(yuan)。

在創(chuang)辦(ban)縱慧(hui)芯(xin)光的前一年,霍(huo)軼杰加入京東方集團(tuan)任副總裁并創(chuang)辦(ban)了集團(tuan)創(chuang)投部門,投資領域包(bao)括顯(xian)示/半導體/物聯(lian)網/生命科技等方向。

他在2015年合作創立(li)縱(zong)慧芯光并擔任(ren)公(gong)(gong)司(si)(si)CEO,希望將公(gong)(gong)司(si)(si)打造成(cheng)中國第一家具有核(he)心(xin)芯片設計和制造能力的光電器件公(gong)(gong)司(si)(si),推動國內3D傳感產(chan)業發展。目前該公(gong)(gong)司(si)(si)提供一系(xi)(xi)列形態豐富的VCSEL芯片,為了準(zhun)備量產(chan),該公(gong)(gong)司(si)(si)已經建立(li)一套完備的物流管理體系(xi)(xi)。

今年(nian)年(nian)初,縱慧芯光(guang)在常州(zhou)建設了外延生(sheng)產廠(chang)房,該產線建設完成后將成為中國第一條6寸工藝的(de)核心光(guang)電器(qi)件(jian)外延生(sheng)產線,有望填補國內(nei)空白。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孟浩

和深鑒姚頌的創業經歷相似,孟浩也是(shi)一畢業就創辦了公司。

孟浩在(zai)2005年和(he)2007年分別獲得清華電子系學(xue)士(shi)和(he)清華微電子所碩士(shi)學(xue)位,在(zai)碩士(shi)畢業的同(tong)一年就(jiu)聯合(he)創辦(ban)了中科漢天下并擔任董事兼CTO,負責手機射(she)頻(pin)功率放(fang)大(da)器芯(xin)片、藍(lan)牙低功耗芯(xin)片、衛星廣播芯(xin)片等產(chan)品的研發(fa)工作。

由孟浩(hao)負責(ze)的第一代(dai)和第二代(dai)CMOS 射(she)頻(pin)功率放(fang)(fang)(fang)大器設計,是(shi)世界上(shang)第一顆單芯片射(she)頻(pin)功放(fang)(fang)(fang)器件,月出貨量達到4000萬顆,累計銷售超過10億顆,占有世界65%的市場份額,是(shi)國內第一家射(she)頻(pin)功放(fang)(fang)(fang)產品進入三星手機(ji)供應(ying)鏈(lian)。孟浩(hao)作為(wei)第一順位獲(huo)得2014年北(bei)京(jing)市科(ke)(ke)學技術獎(jiang),獲(huo)得“北(bei)京(jing)市科(ke)(ke)技新星”和“海英人才”稱號。

四、十二位學術名師,培養出滿門桃李

1931年,被尊稱微“永遠的清華(hua)校長(chang)”的梅貽琦在校長(chang)就職典禮(li)上發出了教育界振聾發聵(kui)的名言——“所(suo)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ye),有大師(shi)之謂也(ye)”。

是的,人才(cai)的培養,從古至(zhi)今都(dou)離不(bu)開強大的師資(zi)力(li)量。

比如(ru)深鑒科技姚(yao)頌的(de)本科導(dao)師汪玉(yu),是在汪玉(yu)的(de)幫助下,姚(yao)頌才能(neng)一畢業就創(chuang)建了火力(li)十足的(de)AI芯片公(gong)司(si)。

再比如華山資本陳大同本科的系主任吳佑壽院士,是(shi)我國(guo)名的無線電(dian)工(gong)程(cheng)教育家,中(zhong)國(guo)數字通信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成(cheng)為中(zhong)國(guo)工(gong)程(cheng)院院士。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吳佑壽

他是1925年出生的廣東潮(chao)安人,畢(bi)業于清(qing)華大(da)學電(dian)機(ji)系,曾任(ren)(ren)清(qing)華大(da)學無(wu)線電(dian)子(zi)學系主任(ren)(ren)、清(qing)華大(da)學研究生院院長(chang)、國家教委科技委常務副主任(ren)(ren)等職。他的兒子(zi)吳一楓也(ye)畢(bi)業于電(dian)子(zi)工程(cheng)系,還與陳(chen)大(da)同(tong)是同(tong)級。

他是亞太神經網絡聯(lian)合會APNNA創建人之一和(he)1995年(nian)度主席,他在國(guo)內首先(xian)研制成(cheng)功了TJ-82圖(tu)像計算(suan)機和(he)一套脈碼調制電話實驗(yan)系(xi)統,還在模式識別和(he)人工神經網絡研究(jiu)方面作出卓越貢獻(xian)。

除了吳佑壽老師外,陳大同的傳奇人生還不得不提到另一位老師——其碩士指導老師吳啟明。如果沒有這(zhe)位老師的幫助,或許(xu)陳大同(tong)就(jiu)與美國豪(hao)威科技無緣了。

據(ju)陳(chen)大同透露,他成為豪(hao)威聯合創始人(ren)是“稀(xi)里糊涂”地(di)“被創業”。

當(dang)時在美國國家半(ban)(ban)導(dao)體(ti)公司做了2年半(ban)(ban)導(dao)體(ti)工(gong)(gong)藝(yi)高級工(gong)(gong)程師的陳大同,決(jue)心(xin)往集成電路(IC)設計方向發展。

他(ta)原本(ben)打算看看IC專業書、包裝一下就去(qu)找(zhao)工作(zuo),突然(ran)被其電子系(xi)的碩(shuo)士指導老師吳啟明邀(yao)請(qing)加入新公司(si)做聯(lian)合(he)創始人。

他在博客(ke)中(zhong)寫道(dao):“又問:讓俺做工藝(yi)還是設計。答:設計。我于(yu)(yu)是一(yi)口答應,這不就省得去找工作啦。”于(yu)(yu)是乎,陳大同(tong)成了豪威(wei)的聯合創始人。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吳啟迪

有意思的是,吳啟明老師和她的妹妹吳啟迪同為清華電(dian)子系(xi)學生,吳啟迪的(de)丈夫就是(shi)中芯(xin)國際的(de)前(qian)任董事長江(jiang)上(shang)舟(zhou)。不過,吳啟迪的(de)成(cheng)就完全(quan)不遜(xun)于其(qi)兄和其(qi)夫。

1995年(nian),同(tong)濟大(da)學88年(nian)的(de)歷史上,首次寫下一位女校(xiao)長的(de)名字(zi)。這位女校(xiao)長不僅是當時最年(nian)輕的(de)大(da)學校(xiao)長,也(ye)是第一位民主推舉的(de)大(da)學校(xiao)長,她就是吳啟迪(di)。

和丈夫(fu)江上舟一(yi)樣(yang),她剛入校9個月(yue)就因為文革進了工(gong)廠,隨(sui)后在1978年研究生制度(du)建立之際,重新考(kao)進清(qing)華攻讀(du)碩(shuo)士學位。

碩士畢(bi)業(ye)后,吳啟(qi)迪赴(fu)瑞士蘇(su)黎士理(li)工學院電子(zi)工程(cheng)系自動化研究(jiu)所進修。從德(de)文基礎(chu)為零到用(yong)德(de)文寫博士論文,吳啟(qi)迪克(ke)服(fu)了語言和學術的(de)雙(shuang)重困難。1985年,她成為該研究(jiu)所歷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回國(guo)后(hou)的(de)吳啟(qi)迪來到同濟大學任(ren)教(jiao)(jiao),并(bing)從普通(tong)教(jiao)(jiao)師一路做到校(xiao)長(chang)。2003年,吳啟(qi)迪離開了工(gong)作17年的(de)同濟大學,回到北京出任(ren)教(jiao)(jiao)育部(bu)(bu)副部(bu)(bu)長(chang)、黨組成(cheng)員,并(bing)主(zhu)管高等學校(xiao)的(de)教(jiao)(jiao)育工(gong)作。2008年3月(yue),吳啟(qi)迪當(dang)選(xuan)為全國(guo)人大常委(wei);4月(yue),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ren)教(jiao)(jiao)育部(bu)(bu)副部(bu)(bu)長(chang)職務。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吳德馨

還有一位學術屆的女杰吳德馨院(yuan)士,在(zai)1961年畢(bi)業于清(qing)華電子(zi)系,1991年當(dang)選為(wei)中(zhong)國科學(xue)院(yuan)院(yuan)士,是中(zhong)國科學(xue)院(yuan)微(wei)電子(zi)中(zhong)心研究員、半(ban)導(dao)體器(qi)件和集(ji)成(cheng)電路專家(jia),在(zai)1992年被聘為(wei)“深亞微(wei)米架構器(qi)件和介觀物(wu)理”項(xiang)目(mu)首(shou)席(xi)科學(xue)家(jia)。

吳德馨學術(shu)成(cheng)(cheng)果不計其數,比如在國(guo)內首先研(yan)究(jiu)成(cheng)(cheng)功硅平面型(xing)高速開關晶體管、研(yan)究(jiu)成(cheng)(cheng)功介質隔離數字集成(cheng)(cheng)電路(lu)和高阻抗運算放大器(qi)模擬電路(lu)、研(yan)究(jiu)成(cheng)(cheng)功MOS4K位(wei)動態隨(sui)機存儲器(qi)、在國(guo)內首先將(jiang)正性(xing)膠光刻(ke)和干(gan)法刻(ke)蝕(shi)等技術(shu)用(yong)于大規模集成(cheng)(cheng)電路(lu)的(de)研(yan)制、研(yan)制成(cheng)(cheng)功多種專用(yong)集成(cheng)(cheng)電路(lu)、在國(guo)內率先提出了利用(yong)MEM結構(gou)實現激光器(qi)和光纖的(de)無源耦合等。

除了吳德馨之外,周炳琨鄭厚植也是畢業于清華電子系的中科院(yuan)院(yuan)士。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周炳琨

周炳(bing)琨是(shi)我國(guo)著名的激(ji)光(guang)與(yu)光(guang)電子技術專家,在國(guo)際上率先研制出半導體(ti)激(ji)光(guang)泵(beng)浦(pu)固體(ti)YAG激(ji)光(guang)器,還發(fa)明了單片單模環形YAG微型激(ji)光(guang)器,并主持開展了一系列半導體(ti)材料和相關技術的研究(jiu)。

他(ta)在1956年(nian)畢業于清華電(dian)子(zi)系,歷任清華大學無線電(dian)電(dian)子(zi)學研究所所長、教授,1991年(nian)當選為中國科學院(yuan)院(yuan)士(shi)。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鄭厚植

鄭厚植最早(zao)報道了量(liang)(liang)子(zi)(zi)霍爾效(xiao)應的(de)(de)尺(chi)寸效(xiao)應,在(zai)半(ban)導體低(di)維(wei)量(liang)(liang)子(zi)(zi)結構中的(de)(de)新效(xiao)應研究方(fang)面取得(de)多(duo)項重(zhong)要成(cheng)果,比(bi)如(ru)首(shou)次(ci)提出了用分裂柵(zha)電(dian)極實現準一(yi)維(wei)電(dian)子(zi)(zi)氣(qi)的(de)(de)辦(ban)法,揭示(shi)了準一(yi)維(wei)電(dian)子(zi)(zi)氣(qi)的(de)(de)新奇量(liang)(liang)子(zi)(zi)特(te)性,該方(fang)法已擴展成(cheng)為(wei)制(zhi)備(bei)和調控量(liang)(liang)子(zi)(zi)比(bi)特(te)的(de)(de)重(zhong)要方(fang)案(an)之一(yi)。

他于1965年(nian)畢業于清華電子系,在1995年(nian)當選中科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shi)。曾歷任半導體超晶(jing)格國家重點實(shi)驗室主任,學術委(wei)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yuan)(yuan)半導體研(yan)究所(suo)所(suo)長(chang)(1995-2002年(nian))。自(zi)1986年(nian)至(zhi)2015年(nian)期(qi)間歷任各類國家重大研(yan)究計劃首席專(zhuan)家。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周玉梅

說罷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前所長,我們再來說說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現任副所長周玉梅。同(tong)為清華(hua)電子系系友的周玉梅,從1997年(nian)至今,一直在中科院微電子研(yan)究所工作。

多年(nian)來,周(zhou)玉梅一直(zhi)從事集(ji)成(cheng)電(dian)路(lu)設計技術(shu)、器件技術(shu)研(yan)究(jiu)(jiu),目前(qian)的研(yan)究(jiu)(jiu)方(fang)向(xiang)是(shi)深亞微(wei)米超大規模集(ji)成(cheng)電(dian)路(lu)物理設計技術(shu)研(yan)究(jiu)(jiu)、低(di)功耗設計技術(shu)研(yan)究(jiu)(jiu)、智(zhi)能功率(lv)集(ji)成(cheng)電(dian)路(lu)研(yan)究(jiu)(jiu)、數模和混合集(ji)成(cheng)電(dian)路(lu)研(yan)究(jiu)(jiu)。

她在1998年獲國務院(yuan)頒發(fa)的(de)(de)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中國科學(xue)(xue)院(yuan)授予(yu)“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目前(qian)擔任《半導體學(xue)(xue)報》理事、信息產業部(bu)(bu)項(xiang)目評審(shen)專家、科技部(bu)(bu)國家工(gong)程中心(xin)評估專家、國家自然科學(xue)(xue)基金項(xiang)目評審(shen)人、科技部(bu)(bu)十(shi)一五863重點(dian)項(xiang)目建議人以及多(duo)家學(xue)(xue)術期刊的(de)(de)審(shen)稿(gao)人。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羅毅

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羅毅是國際公認的(de)優秀光源(yuan)的(de)開創者(zhe)之一,他也是國內最(zui)早(zao)從(cong)事DFB激光器和電吸收(shou)調(diao)制(zhi)器單片集成研究的(de)科學家。

他在1983年(nian)(nian)畢業于(yu)清華(hua)電子系,后分別在1987年(nian)(nian)和(he)1990年(nian)(nian)在日本(ben)東(dong)京(jing)大學(xue)(xue)工學(xue)(xue)部電子工學(xue)(xue)科獲(huo)工學(xue)(xue)碩士(shi)與博(bo)士(shi)學(xue)(xue)位(wei)。1992年(nian)(nian)回國后,他因為學(xue)(xue)術成就突出被破格提升為清華(hua)電子工程系教授,1995年(nian)(nian)晉升為博(bo)士(shi)生導(dao)師。

對于清華學(xue)子(zi)(zi)來說,清華芯片(pian)有兩大核(he)心學(xue)府,第一是電子(zi)(zi)系(xi),第二則是微電子(zi)(zi)研(yan)究(jiu)所(suo)。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魏少軍

微電子所的靈魂人物——現任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的魏少軍教授,于1984年獲得清華碩士學位。

在(zai)過(guo)去的十(shi)幾年(nian)里,由(you)魏少(shao)軍教授(shou)及尹首一(yi)(yi)副(fu)教授(shou)所(suo)帶領(ling)的可重構(gou)計算團隊(dui)一(yi)(yi)直在(zai)研究(jiu)一(yi)(yi)項核心技術——“軟件(jian)定義芯片(pian)”,前年(nian),他們(men)推(tui)出了(le)一(yi)(yi)款代(dai)號為Thinker 1的AI芯片(pian),這款芯片(pian)不僅能夠支(zhi)持人臉識(shi)別(bie)、語音識(shi)別(bie),而且功耗極低,只需(xu)7號AA電池(chi)就夠運行一(yi)(yi)整年(nian)。

在今年(nian)3月(yue)的GTIC 2018大會(hui)上,魏少軍還作為(wei)開場(chang)(chang)主題演講嘉(jia)賓,為(wei)日趨火熱的AI芯片(pian)市場(chang)(chang)敲了(le)警鐘,他(ta)表示,2-3年(nian)內AI芯片(pian)行業一(yi)定會(hui)碰到(dao)一(yi)個低潮,一(yi)部(bu)分甚(shen)至(zhi)大部(bu)分的創業者都將成為(wei)技術(shu)變(bian)革的先烈。

此(ci)外(wai),在清(qing)華(hua)微電子研究所的17名正教(jiao)授(shou)里,自然也有不少(shao)清(qing)華(hua)系出(chu)身的學(xue)術前(qian)輩,比如王志華(hua)、許軍、劉雷波等,他們用畢生所學(xue)培(pei)養出(chu)一(yi)代又一(yi)代高才研究生。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教授王志華也是一位“三(san)清”學(xue)(xue)(xue)子,分(fen)別(bie)在(zai)(zai)1983、1985和(he)1990年獲得學(xue)(xue)(xue)位。在(zai)(zai)1992~1994年期間,王志華分(fen)別(bie)在(zai)(zai)美(mei)國(guo)卡(ka)內基·梅隆大(da)學(xue)(xue)(xue)和(he)比(bi)利時魯汶天(tian)主大(da)學(xue)(xue)(xue)進修(xiu)。

王志華自(zi)2000年起(qi)(qi),擔任國(guo)(guo)際無線電(dian)聯盟(URSI)中國(guo)(guo)委員(yuan)會(hui)成員(yuan),是IEEE固態電(dian)路學會(hui)北京分會(hui)的創建者,并自(zi)2000年起(qi)(qi)擔任主席。

許軍在1986年畢業于清華電(dian)子(zi)系,后分別于1989年和1994年在航(hang)天工(gong)業部(bu)771研究所計算機器件與設備(bei)專業獲工(gong)學碩士學位和工(gong)學博士學位,在清華大學微電(dian)子(zi)學研究所集成(cheng)電(dian)路開(kai)發與工(gong)業性試驗線工(gong)作(zuo)。

劉雷波在1999年(nian)和2004年(nian)分別在清(qing)(qing)華電(dian)子工(gong)程系(xi)和微(wei)電(dian)子所(suo)獲得學士(shi)和博(bo)士(shi)學位。2004年(nian)留(liu)校任教(jiao),現(xian)為清(qing)(qing)華微(wei)電(dian)子所(suo)長聘正教(jiao)授(shou)(Tenured Prof.),博(bo)士(shi)生導師(shi)。長期從事可重構計算及其系(xi)統芯片關(guan)鍵技術研究。

結語:俱往矣,華夏芯片之希望還在今朝

文中提到的一眾人物都還只是過去數十年間清華系影響中國芯片產業格局的一個側影,沒有提到的人物諸如華大半導體總經理周旗鋼、展訊聯合創始人冀晉康一、敦泰科技副總經理徐瑞成、上海華虹董事長傅文彪張素心、北京君正CEO劉強、安凱微電子董事長胡勝發、華潤微電子副總經理姚東晗、武漢新芯董事長楊道虹、南京九芯電子科技總經理吾立峰、華大半導體公司總經理董浩然、百度主任研發架構師徐寧儀、清華微電子所奠基人李志堅院士、IEEE Fellow謝源等等,這份名單還很長。

回(hui)望(wang)改革開放(fang)這(zhe)40年來,清華這(zhe)座鎮國重器,始終巍然而(er)立,伴隨著一代又(you)一代清華芯片系學子,見證親歷中國芯片業(ye)的風霜雪雨。

就在(zai)3個月(yue)前,在(zai)清華電子(zi)(zi)系學子(zi)(zi)趙海軍領導下(xia)的(de)中(zhong)芯國(guo)際,宣布在(zai)14納米FinFET技(ji)術(shu)(shu)開發商獲得重(zhong)大進(jin)展,第一代FinFET技(ji)術(shu)(shu)研發已進(jin)入(ru)客戶(hu)導入(ru)階(jie)段(duan)!如果(guo)14nm制程正式量產,這不僅(jin)是(shi)中(zhong)芯國(guo)際邁(mai)出的(de)一大步,對于中(zhong)國(guo)的(de)晶圓代工(gong)產業來說,這將是(shi)擺脫受制于人、實現芯片(pian)制程突破的(de)重(zhong)要一步!

再過半年,清華又將向芯片產(chan)業送出新的一批畢業生,我們可(ke)以(yi)預想到初次(ci)踏入社(she)會的學子們,將是如何(he)的意氣風發(fa)、躊(chou)躇滿志,如何(he)的夙夜(ye)匪(fei)懈以(yi)備大展宏(hong)圖,如何(he)的笑傲中(zhong)國芯片江湖。

特稿:清華芯片往事

智東西在過去(qu)一(yi)年半以內(nei),深(shen)入AI芯(xin)(xin)片業(ye)內(nei),首次對AI芯(xin)(xin)片全產(chan)業(ye)鏈(lian)上下近百家核心企業(ye)進行報(bao)(bao)道,覆蓋國內(nei)外各大巨頭玩家、新興(xing)創(chuang)企、場景應用(yong)、代工生產(chan)等,全面深(shen)入地(di)對芯(xin)(xin)片產(chan)業(ye)發(fa)展(zhan)、創(chuang)新創(chuang)業(ye)進行了追(zhui)蹤報(bao)(bao)道。本文為系列報(bao)(bao)道之(zhi)一(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