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李水青

在剛剛過去的100多天里,中國最熱門的AI獨角獸們都不約而同地沖向了熱錢涌動的股市(shi)大門口。

最熱鬧的無疑是機器視覺(CV)賽道,包括被稱為“AI四小龍”的(de)依圖、云從、曠(kuang)視、商湯,以(yi)及云天(tian)勵飛等在內的(de)CV獨角(jiao)獸(shou)都傳出上(shang)市的(de)最新實質(zhi)進展。

就在2020年11月,依圖(tu)(tu)的上(shang)市(shi)申請獲科(ke)創板(ban)受理,這離依圖(tu)(tu)9月啟(qi)動(dong)上(shang)市(shi)輔導僅(jin)僅(jin)過去了三個(ge)(ge)月不到。云(yun)(yun)從(cong)比依圖(tu)(tu)啟(qi)動(dong)上(shang)市(shi)輔導還(huan)要早一個(ge)(ge)月,云(yun)(yun)天勵飛也(ye)緊跟其(qi)后(hou)。如果順利,這兩家雄踞東南、西南兩方的AI獨角獸也(ye)進入上(shang)市(shi)倒計時。

而除了機器視覺賽道,幾乎在AI芯片、語音語義識別、機器人、智能駕駛等賽道都同期出現了集中IPO的小高峰。據智東西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至少有20家AI創企已經上市,或正在計劃推進上市

20家AI公司的上市盛宴!有人臨門翻車,大都如臨大考

▲目前至少有20家(jia)AI創企已經上市,或(huo)正在推進(jin)上市

隨著美股在年初史無前例地四次熔斷,而后一路觸底反彈,全球股市都受到煽動。新造車龍頭蔚來相比年初低谷漲了一二十倍,特斯拉上漲了6倍,令無數AI企業眼紅。回看A股,在2020年7月上市的“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開盤(pan)后最高漲350.38%,市值一度突破1200億(yi)人(ren)民幣(bi),更是(shi)讓(rang)眾(zhong)多國內AI創業(ye)者血(xue)脈噴張。

一場AI獨角獸競相沖刺IPO的熱潮在一種“此時不上,更待何時”的氛圍下撲面而來。

令人頗(po)為(wei)恍惚的是,這群AI企業(ye)似乎(hu)昨(zuo)天還是初出(chu)茅(mao)廬的小公司,今天已(yi)紛紛展現(xian)出(chu)估(gu)值上百甚(shen)至上千億的國民熱股潛質。他們平均(jun)年齡(ling)超7歲,已(yi)到了獲(huo)取(qu)公司躍(yue)升(sheng)和資(zi)本回(hui)報的關(guan)鍵節(jie)點。

而人(ren)們(men)關注AI行業(ye)的(de)上(shang)市浪潮(chao),更因為他們(men)所做(zuo)的(de)事情(qing)可能為中國社會帶來巨大的(de)影響。

一、乘科創板東風,AI上市潮集中爆發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之際,“機器視覺第一股”虹軟科技作為首批掛牌的25家企業之一正式上市。而后,AI機器視覺賽道的第一波“上市小高潮”就隨著(zhu)這(zhe)一(yi)中國資本(ben)世界的(de)重要新地(di)帶開始暗流涌動。

20家AI公司的上市盛宴!有人臨門翻車,大都如臨大考

僅僅一個月(yue)后的(de)2019年8月(yue),曠視(shi)率先向港交所(suo)遞交IPO申(shen)請書。然而由于美(mei)國實體清(qing)單(dan)等原因,曠視(shi)的(de)IPO被擱置。如今,曠視(shi)和商湯都傳出將在香港和科創板同(tong)步(bu)上(shang)市(shi)(shi)的(de)消息(xi)。依圖和云從啟動上(shang)市(shi)(shi)則把“CV四小龍”湊齊在上(shang)市(shi)(shi)大道上(shang)。

CV獨角(jiao)獸的上(shang)市(shi)節(jie)奏步(bu)步(bu)近逼。以(yi)(yi)云天勵飛為例,2020年4月拿下(xia)10億元Pre-IPO輪融(rong)資,7月完成上(shang)市(shi)改制,9月啟(qi)動上(shang)市(shi)輔導,云天勵飛可以(yi)(yi)說快(kuai)馬加(jia)鞭。除(chu)此之外,創(chuang)新(xin)奇智等AI新(xin)秀也都傳出將在2021年上(shang)市(shi)的消息(xi)。

除了聲勢最大的(de)機器視覺領域,AI芯片、語音(yin)語義識別、智能(neng)機器人、智能(neng)制造(zao)等領域的(de)頭部(bu)創企(qi)也都傳出了實質性的(de)上(shang)市(shi)進展。

在AI芯片領域寒武紀2020年7月(yue)正式在A股科(ke)創板上市(shi)(shi),成為“AI芯片(pian)第一股”。寒武紀開盤后最高漲350.38%,每股290元,市(shi)(shi)值一度突破1200億(yi)人(ren)民幣。這不僅(jin)刺激著(zhu)比(bi)特(te)大陸、地(di)平線在內的(de)AI芯片(pian)同(tong)行,也使得其它AI同(tong)仁(ren)躍(yue)躍(yue)欲(yu)“市(shi)(shi)”。

20家AI公司的上市盛宴!有人臨門翻車,大都如臨大考

在語音語義識別領域,2020年(nian)11月(yue)3日(ri),云(yun)知聲申請科創板上市(shi)被受理,“先聲奪人”。其在業內的“對家”思必馳也(ye)在2020年(nian)8月(yue)完成(cheng)數億元Pre-IPO輪融資,明(ming)顯(xian)意(yi)味著上市(shi)在即。另一大(da)玩家出(chu)門(men)問(wen)問(wen)也(ye)被傳出(chu)將(jiang)在科創板上市(shi)的消息。

在智能機器人領域,優必選(xuan)科技和(he)(he)達(da)闥科技都在2019年就啟動了上(shang)(shang)市(shi)(shi)(shi)計劃(hua),一(yi)(yi)些專業領域的智能(neng)機(ji)器人企(qi)業如醫(yi)療機(ji)器人企(qi)業天智航(hang)已經于2020年7月(yue)在科創板上(shang)(shang)市(shi)(shi)(shi),市(shi)(shi)(shi)值(zhi)達(da)到220億元,成為AI在醫(yi)療領域落(luo)地應用(yong)獲得驗證的一(yi)(yi)大案(an)例。而(er)在智能(neng)駕(jia)駛領域,蔚來、小鵬汽車等上(shang)(shang)市(shi)(shi)(shi)不(bu)僅和(he)(he)新能(neng)源板塊相關(guan),也是AI化企(qi)業成功上(shang)(shang)市(shi)(shi)(shi)的代表(biao)。

一時(shi)間,AI企(qi)業就像“排(pai)隊下(xia)餃子”般(ban)走到(dao)了(le)上市大門(men)口(kou)。一場AI創企(qi)上市潮已經蓄(xu)勢待(dai)發,氣勢已經不輸20年(nian)前(qian)百度、騰訊、新浪等掀(xian)起的(de)互聯網(wang)(wang)上市高峰、和(he)幾(ji)年(nian)前(qian)美團、拼多(duo)多(duo)掀(xian)起的(de)移動(dong)互聯網(wang)(wang)上市潮。如今,AI同行見(jian)面(mian)的(de)打招(zhao)呼方式都(dou)從“你(ni)們融了(le)多(duo)少?”變成了(le)“你(ni)們啥時(shi)候上市?”

據智東西統計,目前國內至少有20家AI創企已經上市,或正在計劃推進上市

二、表面光鮮,上市不易

在AI創企成長的近十年里,AI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被送入無數老百姓的“房檐”下。不(bu)知從何(he)時起,智能(neng)攝(she)像機、刷臉支付平板已經進入了(le)街角(jiao)路口、商場車(che)站,十(shi)八線小鎮路口的大爺對“小愛同(tong)學”智能(neng)音箱津(jin)津(jin)樂(le)道,橋頭青年對電商平臺的個性化推薦嗤之以鼻。

20家AI公司的上市盛宴!有人臨門翻車,大都如臨大考

伴隨AI落地累累碩果的,是資本對AI企業的青睞和熱捧。公開數據顯(xian)示,2017年(nian)國內各色的AI企(qi)業累計(ji)達到600多家,2018年(nian)中國AI企(qi)業融(rong)資規模在達到頂(ding)峰(feng)的1485億元(yuan),AI企(qi)業一輪融(rong)資連著一輪,比比過(guo)億。

20家AI公司的上市盛宴!有人臨門翻車,大都如臨大考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zi)規模和筆數

放眼國際,拔尖的中國AI企業已經代表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先進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根據“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全球估值超10億美金的人工智能行業的獨角獸達到63家,其中有1/3來自中國!而美國Argo AI、Automation anywhere、uiPath等頭部人工(gong)智能企(qi)業,都還沒(mei)有明確(que)的上市進展。

落地有為、資本看好、國際領先,是AI企業(ye)走向上市的直接驅(qu)動(dong)因素(su)。

但光鮮之下,AI獨角獸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而是有著不足為外人道的艱難。

以率先在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文件的曠視為例,2019年(nian)10月(yue),曠(kuang)視(shi)被(bei)美(mei)國(guo)政府(fu)納入(ru)實體名單(dan),隨后在香港(gang)交易所上(shang)市委(wei)員會尋求上(shang)市許可時,被(bei)要求提供更多(duo)信息。曠(kuang)視(shi)CEO印奇曾哭(ku)笑(xiao)不得地談到(dao),“實體名單(dan)”并(bing)不是黑(hei)名單(dan),我(wo)們并(bing)沒有做壞事啊。無奈,曠(kuang)視(shi)的上(shang)市計劃(hua)已被(bei)擱置一年(nian)多(duo)。盡管曠(kuang)視(shi)并(bing)不缺現金(jin)流,但背(bei)后的資本壓力可想而知。

機器人公司達闥科技遇到的問題有類似之處,2020年3月4日,美國政府已于近日限制了軟銀投資的云端機器人公司達闥科技向中國輸出技術。收到限制信函時,達闥科技正在美國發起上市申請,但目前上市計劃已被推遲。

20家AI公司的上市盛宴!有人臨門翻車,大都如臨大考
▲達(da)闥科技的機器人產(chan)品

AI獨角獸(shou)的(de)(de)(de)上(shang)市環境比我(wo)們(men)看到(dao)的(de)(de)(de)更(geng)艱(jian)難,這些我(wo)們(men)還能(neng)常聽(ting)到(dao)名字的(de)(de)(de)企業(ye)都(dou)是從“死亡(wang)谷”中走出(chu)的(de)(de)(de)“死亡(wang)騎士(shi)”。好不容易(yi)內(nei)部實現了技術到(dao)應(ying)用的(de)(de)(de)漫長(chang)過渡(du),2020年(nian)的(de)(de)(de)疫情(qing)黑天鵝(e)、中美貿(mao)易(yi)關系、資本(ben)市場風(feng)向等外部因(yin)素(su)又緊接著考驗他們(men)沖刺IPO的(de)(de)(de)決(jue)心。

在一波三折的上市路上,不僅外部環境的非難阻礙AI創企上市,內部自身的問題更(geng)是AI企業需要邁(mai)過去的坎。

以礦機芯片龍頭起家做AI芯片的比特大陸為例,早(zao)在2018年9月比特大陸就(jiu)在香港(gang)聯交所上載A1招股書,啟動上市計劃。彼時(shi),比特大陸2019全年營收230億(yi)人民幣(bi),是全球前(qian)十、中國(guo)第二的無晶圓(yuan)廠(chang)芯片設(she)計公司,風頭無兩。

然而,六個(ge)月(yue)后的2019年3月(yue),比(bi)特(te)大(da)陸(lu)由于無法滿足“上(shang)市適應性(xing)”的原則,未能成功上(shang)市。其它幾家當紅的礦機芯片起(qi)家的AI企業,結局類(lei)似。時隔(ge)一(yi)年,比(bi)特(te)大(da)陸(lu)一(yi)邊(bian)因為高管(guan)奪(duo)權鬧得員工(gong)糾結“要不要回去辦公”鬧得沸沸揚揚,一(yi)邊(bian)因“裁員數百人(ren)”、“估值(zhi)極速(su)縮(suo)水(shui)至80億美元(yuan)”引(yin)起(qi)陣陣嘆息,更是無暇(xia)上(shang)市,成了上(shang)市路上(shang)臨門翻車的一(yi)例。

20家AI公司的上市盛宴!有人臨門翻車,大都如臨大考

由(you)于(yu)AI企業技術投入比重大,涉(she)足的領域又大多是(shi)“無人區”,一旦內部出(chu)現結構性問題,陡轉直(zhi)下的風險(xian)很(hen)大,這無疑會大大影響上市融資進程。

可以看(kan)到,AI獨角(jiao)獸(shou)的上市(shi)之路并(bing)不(bu)平坦,并(bing)且充滿不(bu)確定性。AI企(qi)業并(bing)不(bu)是搞好(hao)技術研發、做(zuo)好(hao)產品就能(neng)夠順利過(guo)渡(du),還(huan)需(xu)要卓越的抗擊內(nei)外干擾(rao)的韌性。

一方(fang)面,外部(bu)的(de)國際環境(jing)、國家政策、區(qu)域特(te)點都(dou)對AI創企的(de)壯大發展施(shi)加突然的(de)影響(xiang);另一方(fang)面,隨著上市時間(jian)的(de)推(tui)移,此前(qian)并未顯現的(de)內部(bu)問題可能會逐漸變得顯性,拖住AI企業繼續前(qian)進的(de)步伐。這(zhe)些因(yin)素也使得AI行業不斷優(you)勝(sheng)劣(lie)汰。

三、卸下妝容,AI企業能否渡過商業模式“大考”

AI企業(ye)不僅上市路坎坷,即便(bian)是上市之后也是“刀(dao)口舔蜜”。

“AI芯片(pian)第一股”寒武紀2020年3月遞交IPO申請,7月20日科創板(ban)掛牌上(shang)市,上(shang)市之(zhi)后高開350%,市值一度(du)超1200億(yi),可以說(shuo)順風順水。

然而,剛過百日,寒武(wu)(wu)紀(ji)卻收到了許多抱怨(yuan)。就在市(shi)值(zhi)高點之(zhi)后(hou),寒武(wu)(wu)紀(ji)的股票卻開始2個(ge)月(yue)的下跌(die),最低(di)時僅620億元市(shi)值(zhi),縮水(shui)50%!11月(yue)5日寒武(wu)(wu)紀(ji)發布了2020年3季度的報表顯示,前三個(ge)季度營收1.57億,虧(kui)損3.09億,許多聲音表示不及預(yu)期。

但寒武紀其實有些委(wei)屈。平心而論,寒武紀專注終端(duan)智(zhi)(zhi)能(neng)處理器IP、云端(duan)智(zhi)(zhi)能(neng)芯片(pian)及加速卡、智(zhi)(zhi)能(neng)計(ji)算(suan)集(ji)群系(xi)統的研(yan)發,對標的是英偉達(da)這(zhe)種在智(zhi)(zhi)能(neng)計(ji)算(suan)市(shi)場(chang)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國(guo)際大鱷,華(hua)為“海(hai)思”也只(zhi)能(neng)算(suan)后來者(zhe)。背后所需(xu)要(yao)的資金(jin)、資源投(tou)入和(he)時間周期必(bi)然(ran)龐大。而這(zhe),都需(xu)要(yao)市(shi)場(chang)和(he)企業自身懷揣(chuai)更多的耐(nai)心和(he)定力。

上市是AI企業的一瓶卸妝水,是一場商業模式的大考。

換句話說,誰在搞事業,誰在玩票,等到AI獨角獸邁過上市的門檻都將更加明了。

對于(yu)AI企(qi)業來說,大考中(zhong)的兩大關鍵要素(su)“方向”和(he)“完成度”都在招股書中(zhong)部分展露。

以曠視為例,根據(ju)其公布(bu)的(de)招股書,可以看到曠視(shi)的(de)大部分業務營收集(ji)中在以安防(fang)為主(zhu)(zhu)的(de)城市物聯網方向,同時在以智能(neng)手機應用為主(zhu)(zhu)的(de)個人物聯網和(he)智慧物流等為主(zhu)(zhu)的(de)供應鏈物聯網也有所布(bu)局。

曠視(shi)的打法是(shi)(shi)“CV+”,CEO印奇曾在近年(nian)9月的一次交(jiao)流(liu)中坦(tan)言,當下AI企(qi)業(ye)(ye)面臨“死(si)亡之谷”,基于計(ji)算機視(shi)覺技術,聚焦1~2個產業(ye)(ye)做(zuo)到百億體量(liang),是(shi)(shi)曠視(shi)的一大發力方向。

將CV技術與視覺反饋控制聯動起(qi)來,印奇更看(kan)好供(gong)應鏈物(wu)聯網方向。說到(dao)做(zuo)到(dao),就在近(jin)年10月,曠(kuang)視請來了傳統物(wu)流行業最知名的(de)幾大(da)老(lao)將坐陣,可(ke)見其(qi)把(ba)智慧物(wu)流市場吃透的(de)決心和(he)推進節奏(zou)。曠(kuang)視CTO唐文斌表示,曠(kuang)視現在想的(de)就是(shi)把(ba)一個(ge)個(ge)項目做(zuo)好,用(yong)一個(ge)個(ge)項目說話。

相比于曠視向上發力垂直行業的打法,依圖這邊則更側重向下布局AI算力。

從應用場景來看,依圖主要業(ye)務(wu)可以分為智能公共服務(wu)和(he)智能商業(ye)兩大(da)類(lei)。與(yu)此同時(shi),依(yi)(yi)(yi)圖在硬件(jian)產品方面(mian)大(da)發(fa)力,如(ru)依(yi)(yi)(yi)圖研(yan)發(fa)的第(di)一(yi)代(dai)求索芯(xin)片(pian)是面(mian)向(xiang)通用AI推理計(ji)算(suan)、具備端(duan)(duan)到端(duan)(duan)處(chu)理能力、 適用于云(yun)端(duan)(duan)計(ji)算(suan)和(he)邊(bian)緣端(duan)(duan)計(ji)算(suan)場景的AI芯(xin)片(pian)。面(mian)向(xiang)終端(duan)(duan),依(yi)(yi)(yi)圖也推出集成了(le)自(zi)研(yan)AI算(suan)法的智能攝像機等系列終端(duan)(duan)AI算(suan)力硬件(jian)產品。

當然,關(guan)于依圖(tu)的芯片做(zuo)(zuo)不做(zuo)(zuo)得成,做(zuo)(zuo)成了有沒有同(tong)行用等問題在業內業外仍然在被探討,這還(huan)需要(yao)依圖(tu)用實力來證明。與此同(tong)時(shi),許多AI企(qi)業都(dou)有的高(gao)營收(shou)、高(gao)虧損(sun)問題依圖(tu)也有。盡管(guan)刨除(chu)優先股公(gong)允價值變(bian)動損(sun)失,依圖(tu)依然虧損(sun)達(da)到21.84億元。追究依圖(tu)財報,研發(fa)投入(ru)及銷(xiao)售(shou)費用逐年(nian)達(da)到1.557億元、5.738億元、10.752億元及5.396億元。

20家AI公司的上市盛宴!有人臨門翻車,大都如臨大考

作為技術驅動型企業,在研發創新和市場開拓上投入大是AI行業的一大共性。但是高投入何時能收窄,何時能帶來回報,仍然是沖刺上市的AI迫切需要應對的問題。與此同時,AI企業能否獲得足夠正向的現金流(liu),也是(shi)一大“考(kao)點”。

當(dang)下,AI目前(qian)(qian)落地(di)的影(ying)響力和節奏不及預期,是不爭的事實,這(zhe)也與此(ci)前(qian)(qian)人們對AI的期待過高有(you)關。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年中(zhong)國人工智能產(chan)業研究報告》,安防和金融是AI賦能實體經(jing)濟市場份額最多的前(qian)(qian)兩(liang)大領域,占比分別達到53.8%、15.8%,合(he)計近70%。

也就是說,AI在大多數行業還沒有實現深度融合和落地,且AI可能在一些行業并不適用。同時,AI企業賺錢仍然需要一定時間。

在AI企業將技術應用落地到行業時,能否與行業玩家抗衡從而贏得市場,可以說這場上市大考的“壓軸題”。當下(xia)AI企(qi)業(ye)(ye)的玩法邏(luo)輯(ji)已(yi)經(jing)改變。從(cong)曠(kuang)視和依圖的案(an)例中我們都能看(kan)到,AI企(qi)業(ye)(ye)早已(yi)不(bu)拘泥于算法的層面的研發和落地,而是向芯(xin)片(pian)、行業(ye)(ye)方案(an)、生態等多方面深(shen)耕(geng),從(cong)而獲得與(yu)逐漸AI化的行業(ye)(ye)玩家、科技巨頭賽(sai)跑(pao)的競(jing)爭力。

各(ge)行(xing)各(ge)業(ye)(ye)的傳(chuan)統玩家已經和(he)AI企(qi)業(ye)(ye)有許多業(ye)(ye)務重合(he)。比如(ru)在安防領域,AI企(qi)業(ye)(ye)如(ru)何(he)和(he)具有強工程化和(he)渠道能力(li),并且AI實力(li)并不弱的海康、大華、宇視,以及華為等巨頭進行(xing)博(bo)弈?與此同時,行(xing)業(ye)(ye)用戶(hu)自身AI化的節奏也在加快。比如(ru)支(zhi)付寶(bao)等金融平臺都在自研算法(fa),從而減少對AI企(qi)業(ye)(ye)的依賴(lai)。

這(zhe)些,都在考驗AI企(qi)業的商業模式(shi)。

總的來說,沖刺IPO的AI企(qi)業(ye)至少面(mian)臨以下三大顯性問(wen)題:1、高投入能否收窄,帶來回報。2、能否持(chi)續獲得(de)正向現金流,自我供血(xue)。3、在落(luo)地階段(duan),進入行業(ye)能否抗衡(heng)行業(ye)玩家,贏得(de)市(shi)場份額。這(zhe)些問(wen)題都是(shi)AI企(qi)業(ye)在上(shang)市(shi)路上(shang)需要(yao)一(yi)一(yi)破解的。

結語:如火如荼的上市潮,AI創企的“大考”

企業(ye)的(de)上(shang)市(shi)是企業(ye)壯(zhuang)大的(de)一(yi)大體(ti)現,一(yi)個行業(ye)的(de)上(shang)市(shi)潮(chao)則意味著行業(ye)可(ke)能為整個社會帶來極(ji)大的(de)影(ying)響。AI技(ji)術從一(yi)開(kai)始進入產業(ye)就被推(tui)到了(le)“第四次工業(ye)革命”的(de)高度,為資本和社會各界熱捧已久。這也預示著AI企業(ye)在面(mian)臨“上(shang)市(shi)”大考時,壓(ya)力不小。

當上市(shi)這瓶“卸妝水”潑(po)下(xia)來,AI企業曾經處于“光環(huan)”下(xia)的(de)一些問題也難免會暴露。誰能順利過(guo)考,誰又會面臨(lin)新(xin)的(de)難題,還需要等時間(jian)來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