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韋世瑋
編輯 | 心緣

近年來隨(sui)著(zhu)物聯網(wang)及AIoT行業的興起(qi),邊(bian)緣計算作為一(yi)種能夠在本地智能分析、處理(li)數據的計算方式,以時延(yan)低(di)、效(xiao)率高(gao)、安全(quan)隱(yin)私性高(gao)等優(you)勢,逐漸成為行業青睞(lai)的技(ji)術,需求(qiu)呈(cheng)井噴式爆發(fa)。

據(ju)市場研(yan)究機構CB Insights數據(ju),預計2016-2023年(nian),邊緣計算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35%,到2023年(nian),整(zheng)體市場規模(mo)將接(jie)近340億美元(yuan)。還有分析(xi)師預測(ce),從2025年(nian)開(kai)始,邊緣側(ce)AI芯片(pian)(pian)的市場營(ying)收規模(mo)將超過云端AI芯片(pian)(pian)。

在這個趨勢下,整個行業也掀起了一股邊緣計算創新創業浪潮。其中,OPEN AI LAB(開放智能)是這股浪潮中不可小覷的玩家之一。

201612月成立至今,OPEN AI LAB不斷深耕邊緣計算AI(人工智能)開發平臺,推出了國內自主的邊緣AI計算框架和一系列滿足各類場景需求的生產工具,助力國內AI生態(tai)發展的同(tong)時,也(ye)通(tong)過賦能幫助企(qi)業完成數字化(hua)轉型和智能化(hua)升級。

2020年,OPEN AI LAB聯合創始人(ren)兼(jian)CTO黃明飛曾(ceng)告訴智(zhi)東西(xi),國內(nei)AI開(kai)(kai)源生態(tai)仍在(zai)起(qi)步(bu)階段,而(er)OPEN AI LAB的(de)基本工作是(shi)把產品做好,為開(kai)(kai)發(fa)者提供更豐富的(de)內(nei)容和工具,享受更加簡(jian)單(dan)靈(ling)活(huo)的(de)開(kai)(kai)發(fa)體(ti)驗,一同推動(dong)開(kai)(kai)源生態(tai)的(de)發(fa)展。

現在,OPEN AI LAB取得了哪些收獲和技術進展?國內的AIoT行業又發生了什么新變化?時隔一年,智東西再度與黃明飛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們在過去一年的成長閃光點。

5月25日(ri),覆蓋(gai)輕量級(ji)神經網絡模(mo)型設(she)計、模(mo)型壓縮、AI推理引擎、嵌入(ru)式(shi)AI芯片架(jia)構創新等主題的GTIC 2021嵌入(ru)式(shi)AI創新峰會將(jiang)于(yu)北京(jing)新云南皇冠假日(ri)酒店舉行。屆時,黃明飛(fei)將(jiang)帶(dai)來《Tengine:加速邊緣計算中的AI部(bu)署與落地》主題演講。

對話OPEN AI LAB聯合創始人:生態拓展+行業落地是關鍵詞,邊緣AI框架的三大重構

一、過去一年:生態拓展是關鍵詞,Tengine深入行業合作

在疫情的影響下,實際上整個行業的發展節奏放慢了。黃明飛談到,在過去一年時間里,OPEN AI LAB的工作主要是兩件事,一是通過AI實現快速行業落(luo)地,降低企業開(kai)發門(men)檻,二(er)是(shi)做生態建(jian)設。

一方面,OPEN AI LAB2020年打造了一個能實現從數據到算法、從算法到應用、從應用到部署,并自動更新迭代的邊云自動化部署平臺MLOps,能大大簡化企(qi)業應(ying)用部署(shu)環節,降低開發(fa)門檻。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從云計算入場邊緣計算場景,這也讓OPEN AI LAB在生態構建的同(tong)時,積累了越來(lai)越多的行業伙伴。

“從行業大背景(jing)上看,2020年還有(you)一個國(guo)際關系問題(ti)。”黃(huang)明飛解釋,以(yi)華(hua)為(wei)為(wei)例,中美(mei)貿易摩擦對(dui)華(hua)為(wei)芯片(pian)供應鏈的影響,讓國(guo)產(chan)化芯片(pian)成(cheng)為(wei)人們十分關注的行業話題(ti),這也給(gei)OPEN AI LAB帶來了(le)更多思考。

“這(zhe)么多(duo)的國(guo)產芯片,實(shi)際上(shang)(shang)更(geng)需要一個像Tengine這(zhe)樣的AI框架,通過(guo)開放(fang)更(geng)多(duo)內容(rong),讓大家一起促進中國(guo)AI生態(tai)的繁榮。”他說,因此公司在過(guo)去一年仍(reng)將(jiang)工作重點放(fang)在Tengine的生態(tai)發展上(shang)(shang)。

對話OPEN AI LAB聯合創始人:生態拓展+行業落地是關鍵詞,邊緣AI框架的三大重構

簡單來說,Tengine是(shi)一個嵌(qian)入(ru)式的(de)AI推理框架,能夠幫助開(kai)發者解決AI在快(kuai)速(su)產業化落地(di)中遇(yu)到的(de)各個瓶頸(jing)難(nan)題。與同(tong)行(xing)相比(bi),Tengine有兩個特(te)點(dian),一是(shi)重(zhong)點(dian)面向嵌(qian)入(ru)式邊緣計算應用,涉及海量的(de)AIoT應用設(she)備,而非(fei)服務器集群(qun);二(er)是(shi)它(ta)的(de)工作重(zhong)點(dian)在于AI推理,并非(fei)AI訓練。

在生態發展上,過去一年開始Tengine陸續與MegEngine、OneFlowPaddlePaddle等業內主流開源(yuan)框架進行了深度合作與(yu)拓(tuo)展(zhan),包括通過連(lian)接訓練(lian)和推理兩個平臺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

此外(wai),Tengine還(huan)與老(lao)牌跨平臺計算機視覺庫OpenCV進(jin)一步深入合作,成為OpenCV在AI領域(yu)的重要部分。

二、Tengine Framework的三大重構,面向開發者與用戶

一(yi)直以(yi)來,國內邊緣(yuan)(yuan)側應用規模化落(luo)地的(de)難點在(zai)于,行業中大(da)部(bu)分的(de)云端訓(xun)練框(kuang)架(jia)和算法模型無法與邊緣(yuan)(yuan)AI芯(xin)片直接(jie)適配,需(xu)要(yao)一(yi)個聚焦邊緣(yuan)(yuan)側的(de)計(ji)算部(bu)署平臺。

Tengine就(jiu)在這(zhe)一(yi)需求下應運而生,它(ta)可以實現從芯片(pian)到場景的全棧打通。

其中,Tengine Framework是OPEN AI LAB自主(zhu)設計的邊緣(yuan)AI計算框(kuang)架,向(xiang)下幾乎(hu)兼容所(suo)(suo)有(you)主(zhu)流(liu)國產AI芯(xin)片,現階段已與超20+主(zhu)流(liu)芯(xin)片廠商SoC的底層(ceng)全(quan)面適配,例如(ru)紫光展(zhan)銳、全(quan)志(zhi)科技、地平線、寒武紀、恒玄(xuan)等;向(xiang)上則支(zhi)撐所(suo)(suo)有(you)主(zhu)流(liu)訓(xun)練框(kuang)架及網絡模型(xing),包括TensorFlow、PyTorch、Caffe、PaddlePaddle等。

另一方(fang)面,OPEN AI LAB推出的(de)商業化(hua)的(de)邊(bian)云自(zi)動(dong)化(hua)部署平臺,名為(wei)Tengine MLOps。它是(shi)一個能實現從(cong)數據(ju)到(dao)算(suan)(suan)法、從(cong)算(suan)(suan)法到(dao)應用、從(cong)應用到(dao)部署的(de)AI系(xi)統平(ping)臺,能大(da)(da)大(da)(da)簡化(hua)企業應用部署(shu)環節(jie),降低(di)開發門檻(jian)。

目前商業項目已覆蓋數十個細分行業場景:安全生產、智慧教育、智慧電力、智慧社區、信創領域等;產業鏈合作伙伴達上千個,覆蓋芯片公司、算法公司、IDH公司、OEM/ODM公司、行業解決方案商等;為數百個AI項(xiang)目(mu)落地提供加速動力(li)。

對話OPEN AI LAB聯合創始人:生態拓展+行業落地是關鍵詞,邊緣AI框架的三大重構

黃明飛談到,為了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公司在疫情期間對Tengine Framework進行了重構,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一是根據Tengine發布四年來(lai)從開(kai)源社區(qu)和(he)商業客戶中得到(dao)(dao)的(de)大量反饋,對整個框架(jia)進行了軟件的(de)優(you)化升級,目的(de)是讓開(kai)發者能更高效地(di)使用Tengine,從而更好地(di)參(can)與(yu)到(dao)(dao)架(jia)構的(de)開(kai)發建設中。

二是針對(dui)Tengine Framework做了新的生態項目,包(bao)括Tengine KitTengine Factory,目的(de)是(shi)讓用戶能更(geng)容易地使用Tengine

三是AutoKernel,也是Tengine Framework的子項目。不同的是,它主要負責底層算子的自動化優化。這個工具將是我們對國內開源社區的一個非常大貢獻,因為之前我們國內一直沒有底層算子自動優化的開源項目。黃明飛說。

對話OPEN AI LAB聯合創始人:生態拓展+行業落地是關鍵詞,邊緣AI框架的三大重構

三、成本是AI落地本質問題,未來將開放更多Tengine功能

在黃明(ming)飛看來,現在AI行業(ye)已經從最(zui)初的概(gai)念驗證階段(duan)轉向落地的關鍵階段(duan),但在這個落地階段(duan)也面臨(lin)著(zhu)不(bu)少困難,其中最(zui)本(ben)質的問題(ti)是成本(ben)問題(ti)。例(li)如,許多解決方案(an)都采(cai)用機器視覺來做監控,但成本(ben)卻降不(bu)下來,還不(bu)如用原來的員工更實惠。

黃明飛認為,實際上解(jie)決這個問題就(jiu)需要平臺和工具來降低開發成本,尤其是軟件產(chan)品的(de)成本,能夠用于一些低成本的(de)硬件平臺,從(cong)而真正實現性價比提升。

其次,當成本下降突破落地的第一道關口后,還需要進一步思考國產AI芯片的發展問題。他解釋,OPEN AI LAB成立時,曾預期國產AI芯片可能在2019-2020年爆(bao)發(fa),但目前看來整體還處在發(fa)展期。

黃(huang)明(ming)飛談到(dao),盡管國(guo)家一(yi)直投入(ru)資金扶持國(guo)產芯(xin)片的發展,但(dan)行(xing)業仍需(xu)一(yi)個開(kai)源生態來讓玩家共同(tong)推動。

“如果說什么東西(xi)都自己干(gan),實際上效(xiao)率是(shi)不高的(de)(de),需要大家各(ge)自做擅長(chang)的(de)(de)地方,通過生態(tai)合作產生合力,才(cai)能形成一個良好環(huan)境,讓(rang)國產AI生態(tai)從芯片到基礎軟件都迅速(su)發(fa)展(zhan)。”黃明飛說。

“目(mu)前邊(bian)緣計算已經成為AI行業公認的(de)(de)發展趨勢。”在黃明飛(fei)看來(lai),與過去幾年比較(jiao)熱門的(de)(de)云原生相(xiang)似(si),行業在未來(lai)也可(ke)能(neng)會出(chu)現類似(si)的(de)(de)邊(bian)緣原生技術(shu)。基于(yu)此,OPEN AI LAB也將繼續(xu)打造(zao)一(yi)個(ge)從開(kai)發到部署的(de)(de)一(yi)整套邊(bian)緣原生的(de)(de)AI系統平(ping)臺(tai)。

談(tan)及產品的后續計劃,黃(huang)明飛談(tan)到,未來(lai)Tengine會逐步開(kai)放更多(duo)內容,與越(yue)來(lai)越(yue)多(duo)芯片廠商合作;另一方面(mian),OPEN AI LAB也會逐步將Tengine MLOps中(zhong)(zhong)的功能(neng)開(kai)放到Tengine Factory中(zhong)(zhong),開(kai)源更多(duo)內容,從而讓整個生態更加獲益(yi)。

對話OPEN AI LAB聯合創始人:生態拓展+行業落地是關鍵詞,邊緣AI框架的三大重構

結語:從軟件源頭推動邊緣計算發展

從云端到邊緣側,人工智能的發展給(gei)我國(guo)高新技術(shu)行業催生了無數創業創新機會。如今嵌入式邊緣計(ji)算(suan)作為(wei)信息(xi)數據處理的重(zhong)要手(shou)段之一,如何從軟件層(ceng)出發大大降低開發及部署(shu)門檻,也是這股浪(lang)潮中每一位玩(wan)家都在(zai)思考的事。

OPEN AI LAB作為我(wo)國(guo)AI開源(yuan)大軍中的一(yi)股重(zhong)要力量,一(yi)手開源(yuan)框架推動國(guo)內生態社區發展,一(yi)手端到(dao)端AI系統(tong)平臺助力企業(ye)智能化轉型,也給未來(lai)AI行業(ye)的廣泛落地深踩(cai)了一(yi)腳油門(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