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夏舍予
編輯 | 心緣
GTIC 2022全球AI芯(xin)(xin)片峰(feng)會(hui)最近在(zai)(zai)深圳(zhen)市南山區圓滿落幕。在(zai)(zai)這場(chang)座(zuo)無虛席(xi)、全網直播(bo)人(ren)數累計高達220萬+人(ren)次的(de)(de)高規格AI芯(xin)(xin)片產(chan)業峰(feng)會(hui)上,32位產(chan)學(xue)界重磅嘉賓從(cong)不同角度分享了對中國AI芯(xin)(xin)片發展的(de)(de)觀點(dian)。
在大會(hui)的唯一(yi)(yi)的開放環(huan)節(jie)——巔峰對(dui)話(hua)中,智一(yi)(yi)科技聯(lian)合創(chuang)始(shi)人、總(zong)編(bian)輯張國仁(ren),臨芯投資董事長李亞軍,和利資本董事總(zong)經理肖鵬,天數智芯CTO呂(lv)堅平(ping)圍繞AI芯片的趨勢變(bian)化(hua),進(jin)行了一(yi)(yi)場以“創(chuang)新與生存,AI芯片的現在和未來”為(wei)主題的巔峰對(dui)話(hua)。
▲巔峰對話環節
臨芯(xin)投(tou)資董事(shi)長(chang)李亞軍曾參投(tou)過許多半導體項目(mu),但對AI芯(xin)片(pian)(pian)項目(mu)一向謹(jin)慎,直到(dao)發現AI芯(xin)片(pian)(pian)出(chu)現了創新發展“S曲線”的(de)第二波小高峰,他(ta)才開始加碼(ma)AI芯(xin)片(pian)(pian),陸續投(tou)資了黑芝(zhi)麻智能(neng)、昆(kun)侖芯(xin)科技等知名AI芯(xin)片(pian)(pian)獨(du)角獸企業。
和利資(zi)本(ben)同樣(yang)長(chang)期重視半(ban)導體投(tou)資(zi),這(zhe)一期基(ji)金從2019年下半(ban)年至今投(tou)了30多個半(ban)導體項目,主要(yao)布局(ju)人工智(zhi)能、數據(ju)中心、汽車、5G、物聯網等領域。
天數(shu)智芯成立于2015年,是(shi)一家GPGPU高端(duan)芯片(pian)及超級算(suan)力系統提供商,已經研發出(chu)兩款7nm云端(duan)芯片(pian)。
這場(chang)對話干(gan)貨(huo)滿(man)滿(man),在他們看來(lai),目(mu)前,受經濟大(da)環(huan)境(jing)影響,芯片(pian)(pian)行(xing)業整體處(chu)于低潮,但(dan)也正是在這樣的環(huan)境(jing)下,國產(chan)AI芯片(pian)(pian)加速崛起(qi)。
如今不僅是一線城市,國產AI芯片企業在全國遍地開花,但在發展熱潮下,我們要警惕行業過熱的風險。目前國產AI芯片行業高端人才緊缺,仍然面對著“卡脖子”的技術難題。除此之外,他們也聊到了芯片項目投資、自動駕駛芯片、大算力模型等關鍵話題。
以下為AI芯片投資高峰對話圓桌論壇《創新與生存,AI芯片的現在和未來》實錄整理:
一、 芯片行業遍地開花,存在過熱憂患?做好實事才是關鍵!
作為大會(hui)的(de)主辦(ban)方(fang),智一科技(ji)聯合創始人(ren)、總編輯張國仁說(shuo),GTIC 2022全球AI芯(xin)片峰(feng)會(hui)在深圳舉辦(ban),是(shi)因(yin)為深圳具有支持(chi)科技(ji)創新(xin)的(de)產業環境。
不同(tong)地區的產(chan)業(ye)(ye)環境會給產(chan)業(ye)(ye)帶來不同(tong)的影響,芯片行業(ye)(ye)也是如此(ci)。于是,張國(guo)仁向在(zai)場的嘉賓拋出問題:“在(zai)國(guo)內(nei)的不同(tong)地區,芯片制(zhi)造的發展(zhan)各有什(shen)么樣的特點?”
▲智(zhi)一科技(ji)聯(lian)合(he)創始(shi)人、總編輯(ji)張(zhang)國(guo)仁(左一),臨芯投資董事(shi)長(chang)李亞軍(jun)(左二)
談及(ji)目前(qian)芯(xin)片行業在不同區域(yu)的(de)發展情況(kuang),李亞軍說,以前(qian)上海以中(zhong)芯(xin)國際為代表(biao),是(shi)芯(xin)片行業的(de)高地,其次(ci)是(shi)以封測技(ji)術領(ling)先全國的(de)江蘇無錫,再次(ci)是(shi)北京亦(yi)莊。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芯片行業不僅只局限在這幾個地區。除了合肥、武漢、南京等,現在有更多的二三線城市正在加入芯片行業,全國的芯片行業目前呈現一片星火燎原之勢。
呂堅平認為,芯(xin)片行業在(zai)全國各地(di)區(qu)遍(bian)地(di)開花,其中也有(you)部分(fen)原因是芯(xin)片人才(cai)具有(you)碎(sui)片化的趨勢。天(tian)數智芯(xin)在(zai)南京、上海(hai)、北京、西安(an)都有(you)團隊,項目會(hui)跟著人才(cai)走。
張國仁(ren)進一步追問道:“芯(xin)片(pian)行(xing)業熱度(du)這么高,會不會存(cun)在行(xing)業過熱的憂患呢(ni)?”
在肖鵬看來,芯片行業欣欣向榮,存在一定的過熱憂患。不過(guo)目(mu)前全球前十大芯片(pian)設(she)計(ji)公(gong)司(si)里(li),沒(mei)有(you)(you)中國(guo)大陸的公(gong)司(si)。芯片(pian)行(xing)業聲(sheng)勢高漲,有(you)(you)一些“虛(xu)火”,但(dan)大家還(huan)沒(mei)有(you)(you)把(ba)事情(qing)做到實處。
他希望,在資本介入的情況下,經過5-10年,中國大陸能有三五家公司進入全球前十,或者芯片企業的利潤水平能接近臺積電的30%。芯片從業(ye)者(zhe)、投資界、產業(ye)界、地方政府都應該(gai)冷靜思考一下,大家到(dao)底有沒有把事情做扎實。
二、火焰與海水共存,高端芯片人才緊缺
芯片產業欣欣向榮,企業在激流勇進發展的同時也要警惕盲目擴張。對于芯片企業而言,有兩個核心的議題需要解決,一個是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創新技術,另一個是需要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這就回到了圓桌論壇的核心議題“創新與生存”。
對(dui)此,呂堅平分享說,天數智芯(xin)已經走過了(le)尋找客戶的(de)階段,并在與客戶的(de)合(he)作(zuo)過程(cheng)中尋求創新與發(fa)展(zhan)。在合(he)作(zuo)項目(mu)中,客戶會對(dui)軟硬件產品有(you)不同的(de)反(fan)饋(kui),他們會根據反(fan)饋(kui)和客戶需求進行迭代,持(chi)續改進。
肖鵬認為,現在AI芯片已經到了從技術向產業化轉型的階段了。而芯片企業想要賺到錢,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當芯片在場景落地時,企業要想清楚到底是“萬物+AI”還是“AI+萬物”,兩者以誰為中心?AI芯片的附加值到底占80%還是20%?
芯片企業想要真正存活,創造能打通的商業模式,其本質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芯片企業的錢應該來自于客戶,而不是投資人。”肖鵬說。
▲和(he)利資本董事總經(jing)理肖鵬正在(zai)分享觀點(圖(tu)中)
李亞軍將芯片行業形容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方面(mian),政府大力斥資支持芯片(pian)行業(ye),另一方面(mian),大眾和媒體一片(pian)看衰,這是一種矛盾共存的(de)景象。
據他觀察,在目前的芯片行業,過剩和稀缺同時存在。一(yi)些(xie)中低端的芯(xin)(xin)片(pian)(pian)技(ji)術公司已經過剩(sheng),但芯(xin)(xin)片(pian)(pian)領(ling)域的高端人才仍然(ran)緊(jin)缺(que)。在芯(xin)(xin)片(pian)(pian)高端領(ling)域,仍然(ran)會被“卡脖子”。
如何突破“卡脖子”的技術難題?肖鵬(peng)與(yu)我們分享了(le)三點思路。
第一點是提高晶體管的密度,從平面到(dao)立體,從單代封裝到(dao)2.5D封裝,晶體管的(de)密度提(ti)升了,相應的(de)算力也得到(dao)了提(ti)升。
第二點是材料的進步,材(cai)料升(sheng)級可以從兩個(ge)方向(xiang)努力,一(yi)個(ge)是研發散熱能(neng)力更強的封裝材(cai)料,另(ling)一(yi)個(ge)則是找(zhao)到(dao)比硅的散熱性能(neng)更好的基材(cai)。
第三點是異質集成技術,通(tong)過這項技(ji)術,芯片可(ke)能會從純(chun)電(dian)的方(fang)(fang)式轉向光電(dian)混合的方(fang)(fang)式。這樣可(ke)以降低能耗,提高單(dan)位面積的計算能力(li)。
三、當下投資AI芯片企業,到底最看中什么?
張國仁將話題引至芯片投資方面,向在場的嘉(jia)賓(bin)問道:“在投資芯片公(gong)司的時候,投資人(ren)都會(hui)著(zhu)重考(kao)量哪些維度?”
李亞軍說,他會更青睞算法和芯片軟硬結合的(de)企業(ye),并且算(suan)法和芯片還要(yao)與相應(ying)的(de)應(ying)用場景結合。此外,李亞軍提到了一個(ge)“朋(peng)友圈(quan)”的(de)概念(nian)。在投資(zi)時,他(ta)會把(ba)上下(xia)游的(de)伙(huo)伴都拉到一塊(kuai),打造一個(ge)朋(peng)友圈(quan),讓(rang)客戶和供應(ying)商都齊心協力干同一件事(shi)。
投資時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其實是團隊,而團隊中的創始人是最核心的部分。投資就是投人,投資時先看創始人,再看團隊。和利資本董事總經理肖鵬也重視對創始團隊的考察,對于大算力芯片企業,他看重創始人的同類就業經驗、團隊的完整性以(yi)及團隊配合的默(mo)契程度。
而對于小算力芯片企業,肖鵬更看重其核心技術和短板。因為小算力芯片相對簡單,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被替代,所以小算力芯片要有核心技術優勢才能有競爭力,例如是否有優(you)于競(jing)爭對手10倍的(de)指標(biao)。
肖鵬看重短板,則是因為他想判斷芯片企業與投資方之間是否能夠互補。通過資本介入,他希望能為芯片企業把短板補足,把一個80分的團隊提升到100分。
那么,投資方具體如何(he)為芯片企業補上(shang)短板呢?
肖鵬說,這可以分(fen)為人才、供應鏈、資源(yuan)渠(qu)道(dao)三個方面。
剛開始(shi),初創團隊人員不夠充足,可能(neng)會缺行(xing)(xing)政(zheng)人員、財務人員等,投資(zi)方可以(yi)(yi)根據(ju)資(zi)深行(xing)(xing)業(ye)經(jing)驗為(wei)企(qi)(qi)業(ye)提供(gong)建議。在供(gong)應鏈方面,他們也可以(yi)(yi)根據(ju)經(jing)驗幫助(zhu)企(qi)(qi)業(ye)預判產(chan)能(neng)。此外,他們還可以(yi)(yi)為(wei)企(qi)(qi)業(ye)提供(gong)客戶資(zi)源。
?應對復雜(za)多變(bian)外界(jie)環境的影(ying)響,他也(ye)向AI芯片企業家(jia)們提(ti)出了三點建(jian)議:
1、應思考一(yi)個(ge)問題:如果行業還是像前幾年那么火熱,公司CTO、合伙(huo)人還會不(bu)會繼續跟著你干?
2、在行業(ye)有一(yi)點冷、大家沒(mei)那么浮躁的(de)時候,正(zheng)是企(qi)業(ye)家把團隊做好、把產品做好、把客(ke)戶服(fu)務好的(de)時候,不要天天想(xiang)著競(jing)爭對手,那沒(mei)有任何意義(yi)和(he)價(jia)值(zhi)。
3、做好(hao)現金流(liu)的管理問(wen)題,練好(hao)內功,等到行(xing)業(ye)起來(lai)的時候,就是你(ni)一飛沖天的機(ji)會(hui)。
總結起來,當下看芯片企業,投資人最關注的幾個關鍵詞是:軟硬結合能力+同類經驗+核心技術+短板。
四、AI芯片如何撐起大模型?抓住關鍵三板斧
近年來,隨(sui)著更大規(gui)模(mo)的(de)AI模(mo)型(xing)走(zou)向產業落地,大算(suan)力AI芯(xin)片進入角逐賽。為了匹配下游(you)AI芯(xin)片模(mo)型(xing)的(de)發展速度,大算(suan)力芯(xin)片從(cong)技術到產業落地的(de)轉化(hua)中(zhong),會面臨(lin)更多挑戰。
呂堅平說,根據天數智芯的(de)經(jing)驗,要想為(wei)大模(mo)型做好AI芯片,要注(zhu)意(yi)三點:通用性+多維度評估+集群管(guan)理(li),具(ju)體來看(kan):
第一,下端的技術要通用。建立大算(suan)力(li)(li)中心(xin)是為了(le)能夠匹配現在已(yi)有的算(suan)法(fa)和(he)未(wei)來的新算(suan)法(fa),不(bu)是只(zhi)為了(le)計算(suan)單一的性(xing)(xing)能指標,所以通用(yong)性(xing)(xing)非常重要。大算(suan)力(li)(li)計算(suan)中心(xin)要更注重通用(yong)性(xing)(xing),而不(bu)是只(zhi)強調高(gao)算(suan)力(li)(li)。
第二,芯片要有多維度的評估標準,例如穩定度、功耗等。并且要通過(guo)大量(liang)模型(xing)實現對芯片的評估和驗(yan)證。
第三,要做好集群管理。芯片測試中(zhong)難(nan)免會出(chu)現(xian)問題,集群管(guan)理能夠及時檢測到(dao)哪(na)一個(ge)環(huan)節出(chu)現(xian)了錯誤。
▲天(tian)數智芯CTO呂堅平
五、贏家通吃,自動駕駛芯片或有最大潛力
和利資本(ben)和臨芯(xin)(xin)資本(ben)都共同(tong)投(tou)資了自(zi)動駕駛芯(xin)(xin)片(pian)公司一芯(xin)(xin)智能。
肖鵬認為,自動駕駛芯片或許是未來最有想象空間的賽道之一。自動(dong)駕駛汽車搭載大算力芯片后,可能會(hui)變成移動(dong)的服(fu)務器。
“當一家自動駕駛公司賣出了100萬臺汽車,它就有100萬臺服務器。”他談道,自動駕駛芯片不一定是最快跑出來的芯片,但它或許是最大的一塊蛋糕。
李亞軍(jun)說,汽車電子(zi)是他們(men)最(zui)看(kan)重的投資(zi)領域,他們(men)正在往這(zhe)方面傾斜(xie)很多資(zi)源。但是汽車電子(zi)的發展(zhan)會比消費電子(zi)慢,這(zhe)是因(yin)為體量和成本(ben)間存在差異。
手機(ji)銷量可(ke)以有千(qian)萬(wan)(wan)臺,但汽(qi)車銷量有十萬(wan)(wan)臺已經可(ke)以算大體(ti)量了。芯(xin)片的研(yan)發成(cheng)本很高,動輒(zhe)幾千(qian)萬(wan)(wan)美金,花費兩三年(nian)時間(jian),才能(neng)研(yan)發成(cheng)功一顆芯(xin)片。現在自動駕駛芯(xin)片研(yan)發出來了,但汽(qi)車的銷量或許是個問題。
在他看來,雖然現在大家都在自動駕駛芯片賽道上競爭,但是到最后,這個領域不會跑出來兩三家,只會跑出來一家,形成贏家通吃的局面。
六、未來做大做強,融資并購可“出圈”
融資并購是芯片企業快速做大做強的重要方式之一,國內有(you)很多芯(xin)片(pian)(pian)企業通過這種方式迅速擴大(da)體量。那么(me)國內的AI芯(xin)片(pian)(pian)企業有(you)多大(da)幾率,通過融(rong)資并購、協(xie)調整(zheng)合研發技術和(he)人才,誕(dan)生出(chu)更大(da)的AI芯(xin)片(pian)(pian)公司?
對此,李亞軍認為,企業(ye)的(de)(de)發展(zhan)是有(you)(you)規律的(de)(de)。先有(you)(you)一個技(ji)術(shu),才能誕生產(chan)品(pin)。產(chan)品(pin)成(cheng)功后,企業(ye)才會繼續拓展(zhan)多(duo)(duo)種技(ji)術(shu)。在擴展(zhan)技(ji)術(shu)的(de)(de)過程中,人員也多(duo)(duo)起來(lai)了,這(zhe)時(shi)將會產(chan)生管理的(de)(de)問題。
再往后拓展,就會超出企業的界限圈。而并購是出圈的方法之一,也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其實并購的重(zhong)點不在于技術,而在于財務、人力、資(zi)源、戰略等謀劃。
并購(gou)雖然是(shi)企(qi)業之(zhi)間的(de)交易,說到底還是(shi)與創始(shi)人(ren)(ren)息(xi)息(xi)相關。到底是(shi)并購(gou)別(bie)人(ren)(ren)還是(shi)被(bei)別(bie)人(ren)(ren)并購(gou),這與創始(shi)人(ren)(ren)的(de)性格有關。
李亞軍說,有(you)些人比(bi)較保守,覺(jue)得賺了錢(qian)自得其(qi)樂,很滿意當下的生活(huo),沒動力去做(zuo)更多的事情。但(dan)有(you)些人比(bi)較激進,以擴張(zhang)為樂,企業做(zuo)得越大(da)越興奮。
如果想要并購別人,創始人必須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他必(bi)須要有(you)進取心(xin)、有(you)闖勁、有(you)廣泛的(de)人脈資源(yuan)和遠大的(de)戰略眼(yan)光。所以李亞軍團隊每天(tian)都在(zai)尋找,誰具備英(ying)特爾、英(ying)偉達、高通的(de)氣質,將(jiang)來會成長為跟它們一樣的(de)企業?
他相信,中國一定會出現世界級的偉大企業,這一點毋庸置疑。
結語:芯片行業周期性遇冷,終將走出低谷
在巔峰對話(hua)環節的(de)(de)最后,智(zhi)一科技聯合創(chuang)始人、總(zong)編輯(ji)張國仁拋(pao)出了一個(ge)產業共同關心(xin)的(de)(de)熱點話(hua)題(ti):現(xian)在地緣紛爭不斷、缺芯、供應(ying)鏈動蕩(dang)、經濟(ji)衰退(tui),這些因素對AI芯片領域的(de)(de)影響(xiang)會持續多久?我們(men)又該如何應(ying)對?
▲智一科技(ji)聯合創始人、總編輯張國仁
在李亞軍看來,芯片行業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有規律可循。在疫情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芯片行業的周期被拉長了。但既然是周期,低谷期總會回歸到正常期。我(wo)們要對(dui)芯(xin)(xin)片(pian)行業(ye)的(de)長期發展有信心,全球化的(de)浪潮是(shi)不可阻擋的(de)。肖鵬和呂(lv)堅平都認同(tong),現在(zai)正是(shi)芯(xin)(xin)片(pian)企(qi)業(ye)可以踏實做事、“修煉內功”的(de)好時機。
目(mu)前中國的(de)芯片行業(ye)已經完成了從(cong)無(wu)到有的(de)積累,在部分簡單和(he)中低端(duan)的(de)芯片上可以實(shi)現自(zi)給自(zi)足(zu)。下一(yi)步,芯片行業(ye)要向著從(cong)有到好(hao)、從(cong)好(hao)到優的(de)目(mu)標前進,繼(ji)續研發高端(duan)的(de)芯片技術。雖(sui)然目(mu)前芯片行業(ye)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xing),但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