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在美國新澤西州霍姆德爾市,一處離海岸只有24公里的寧靜小鎮上,坐落著全球歷史上最著名的科學實驗室之一——AT&T貝爾實驗室。世界上第一顆AI芯片ANNA,正誕生于此。

日后成為圖靈獎得主、Facebook AI首席科學家的深度學習泰斗楊立昆,是(shi)這顆芯(xin)片(pian)的(de)主創(chuang)者之一。1988年10月,年僅27歲的(de)楊(yang)立昆加(jia)入(ru)這所傳奇實驗(yan)室,僅用(yong)3個月便設計(ji)出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de)“見(jian)面禮”——經(jing)典的(de)全球首(shou)個卷積(ji)神經(jing)網(wang)絡(CNN)算法(fa)LeNet。

LeNet在手寫文字(zi)識(shi)別(bie)上取(qu)得(de)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準確率。但研究過程卻很令楊立(li)昆(kun)頭疼,尤其是(shi)(shi)硬件能力跟不(bu)上,僅是(shi)(shi)訓練一(yi)個字(zi)符識(shi)別(bie)模型就要(yao)花兩周(zhou)時間。最終,楊立(li)昆(kun)決定(ding)親自(zi)下場,設計一(yi)款AI專用的加速芯片(pian)。

1992年(nian),全球(qiu)第(di)一顆AI芯片“ANNA”在(zai)貝爾實(shi)驗室里問世,包括(kuo)64個計算(suan)單元,專(zhuan)門針(zhen)對(dui)CNN訓練(lian)進行了優化(hua),峰值吞吐量為每(mei)秒40億次(ci)加(jia)法(fa)。后續發表的(de)多(duo)篇論(lun)文展示了ANNA加(jia)速卷積(ji)神經網絡在(zai)文本檢測及手寫數字(zi)識別等(deng)應用(yong)上(shang)的(de)優異表現(xian),比單獨的(de)DSP快(kuai)10到100倍(bei)。

這一年,29歲的黃仁勛正忙著籌備創業大計,此前他在向妻子求婚時,曾許諾會在30歲時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1993年1月,黃仁勛和兩位好友在美國加州圣克拉拉市創立NVIDIA(英偉達)。命運的齒輪開(kai)始悄(qiao)然轉(zhuan)動,日后英偉達搖(yao)身一變,成(cheng)為AI時代最顯赫(he)的芯(xin)片公司,黃仁勛(xun)也(ye)成(cheng)了全球科(ke)技(ji)圈最有權勢的華(hua)裔大佬。

而當(dang)年ANNA的誕(dan)生,只能說是(shi)生不逢時,受制于諸(zhu)多條(tiao)件(jian)尚未(wei)成熟,深度學習研究在上(shang)世紀末步入寒(han)冬,剛剛登場的AI芯片也還沒來(lai)得及留下(xia)什(shen)么聲響(xiang),就(jiu)火速過(guo)氣了。

ANNA是出(chu)師未捷的(de)端(duan)側AI芯片(pian)“鼻(bi)祖”,而云端(duan)AI芯片(pian)的(de)大門由兩(liang)個關(guan)鍵人物開啟(qi)。

一位是家族與中國淵源頗深的深度學習教父杰弗里·辛頓,另一位是祖籍浙江青田、在中國臺灣臺北出生的美籍華人黃仁勛。

伴隨著英(ying)偉達的一路凱歌,AI芯(xin)片產業(ye)開啟了一段波(bo)譎云詭(gui)的高速發(fa)展旅程:2016~2018年(nian)(nian)(nian)熱度爆發(fa),新品對市場(chang)進行密集而(er)(er)火熱的狂(kuang)轟濫炸,完成教育市場(chang)的歷史任(ren)務(wu);2018年(nian)(nian)(nian)~2019年(nian)(nian)(nian)連撞中興(xing)華為(wei)禁令風波(bo),在自主可控熱情(qing)的裹挾之下沖(chong)向亢奮的高峰;2020年(nian)(nian)(nian)~2022年(nian)(nian)(nian)受疫(yi)情(qing)反復、地(di)緣沖(chong)突、經濟下行等(deng)多重因素疊加(jia)影響,開始直面更殘酷的落地(di)商用與抵(di)御風險難題;2023年(nian)(nian)(nian)又(you)因大(da)模型熱潮而(er)(er)再度躁動。

今天,AI芯(xin)片陌(mo)上車馬如流,“一哥”英(ying)偉達(da)(da)更是(shi)活成了獨孤求(qiu)敗,在美股(gu)科技(ji)股(gu)中一騎絕塵,總(zong)市值高居1萬億(yi)美元(yuan),比(bi)臺積(ji)電市值的2倍、英(ying)特爾市值的6倍還(huan)多(duo)。全球最具名望的科技(ji)巨(ju)頭們在英(ying)偉達(da)(da)門(men)前排(pai)起了長隊,GPU訂單早已(yi)排(pai)到2024年,佐證了大算力(li)AI芯(xin)片的盛世風(feng)光。

盡管英偉(wei)達獨領風騷(sao),但(dan)AI芯(xin)片(pian)江湖乾坤未定(ding),過去一年,老(lao)牌(pai)芯(xin)片(pian)巨頭虎視(shi)眈(dan)眈(dan),新(xin)晉上市公司(si)斡旋鏖戰,跨界科技大廠(chang)縱橫捭闔,新(xin)老(lao)初創公司(si)百家爭鳴,洗牌(pai)大戰持續上演。

一切(qie)還有很多(duo)未(wei)知數。

一、“第一顆AI芯片”

倘若(ruo)沒有“深度學習之父”杰弗(fu)里(li)·辛頓的(de)助攻,從(cong)1992年(nian)后(hou)就(jiu)偃旗息鼓的(de)AI芯片(pian),其(qi)“復興”不知(zhi)道要再延(yan)后(hou)多(duo)少(shao)年(nian)。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杰弗里·辛頓

辛頓出生(sheng)于(yu)一(yi)個傳承兩百(bai)年(nian)的(de)(de)英國(guo)科學(xue)豪(hao)門,他(ta)的(de)(de)曾祖父是“布(bu)爾代數”的(de)(de)那個布(bu)爾。布(bu)爾1815年(nian)出生(sheng),身為鞋(xie)匠(jiang)兒子(zi)的(de)(de)他(ta)只有小學(xue)學(xue)歷,純靠自學(xue)成(cheng)才成(cheng)為數學(xue)教授(shou)和(he)當(dang)選英國(guo)皇家學(xue)會會士(shi)。49歲的(de)(de)布(bu)爾趕著(zhu)去學(xue)校上課,途中淋雨(yu)感染(ran)了肺(fei)炎,結果因妻(qi)子(zi)病(bing)急亂投(tou)醫(yi)把他(ta)裹(guo)進被子(zi),澆了幾桶冷(leng)水,導致布(bu)爾病(bing)情加(jia)重去世。而他(ta)留(liu)下的(de)(de)布(bu)爾代數,成(cheng)為計算(suan)(suan)機體系運算(suan)(suan)的(de)(de)基礎。

布爾(er)(er)的(de)妻子瑪麗(li)也是(shi)位(wei)有(you)名(ming)的(de)數學家(jia),瑪麗(li)的(de)叔叔喬治·艾佛斯特(Everest)是(shi)珠穆朗瑪峰(feng)的(de)命名(ming)來源(yuan)。布爾(er)(er)的(de)小(xiao)女(nv)兒艾捷爾(er)(er)創(chuang)作了(le)(le)經典名(ming)著《牛虻(meng)》。布爾(er)(er)長女(nv)愛倫跟數學家(jia)查爾(er)(er)斯·霍華德(de)·辛頓(dun)結婚,生了(le)(le)4個孩(hai)子。小(xiao)兒子塞巴斯蒂安的(de)兩個孩(hai)子都取了(le)(le)中國名(ming)字,跟中國頗有(you)淵源(yuan):哥哥韓丁寫過不少關于(yu)中國的(de)書;妹妹寒春(chun)是(shi)北(bei)京第一位(wei)中國綠卡獲得者。

愛倫的長子(zi)喬治是(shi)一(yi)位冶(ye)金專家(jia)和植(zhi)物收(shou)藏家(jia),他(ta)的兒(er)子(zi)霍(huo)華德是(shi)著名昆(kun)蟲學家(jia)。霍(huo)華德的兒(er)子(zi)便是(shi)堅持(chi)神經網絡研究(jiu)、對人工智能復興影響深(shen)遠的杰(jie)弗里·辛頓,因對深(shen)度學習的重大貢獻在2018年(nian)獲得計(ji)算機領域(yu)最高榮譽(yu)——圖靈(ling)獎。

辛頓不僅(jin)是(shi)深度(du)學(xue)習的開山鼻祖(zu),也堪稱是(shi)AI芯片的開史元勛。

時間一(yi)晃到了2012年,國(guo)際(ji)頂級(ji)賽事ImageNet計算機(ji)視覺挑戰賽上演了歷史性的一(yi)幕(mu):多倫多大學教授杰弗里·辛(xin)頓(Geoffrey Hinton)和兩位學生用AlexNet算法一(yi)舉(ju)奪魁,讓計算機(ji)識圖(tu)準確率飆升到84%。

而訓練出這個(ge)神(shen)經網絡,辛頓團隊用了4張英偉達Geforce GTX 580顯卡,僅花了1周(zhou)的時間。

AI芯片的故事開(kai)(kai)始(shi)重(zhong)啟。AlexNet一戰成名(ming),不僅成功(gong)掀開(kai)(kai)了計(ji)算機視覺盛世的華(hua)章(zhang),也(ye)給英偉(wei)達(da)GPU打了一個非常(chang)有效的廣告。伴隨著世界邁向深度學習時代,英偉(wei)達(da)GPU也(ye)聲名(ming)鵲起,進入一眾頂(ding)級科研院所和科技大廠的視野(ye),并很快就發展(zhan)成AI開(kai)(kai)發的標配硬件。

妙(miao)(miao)就(jiu)妙(miao)(miao)在,這個歷史性機遇來得(de)令人猝(cu)不(bu)及防,而只有英(ying)偉達接(jie)得(de)住。

早在2006年,黃仁勛決定將(jiang)統一計算架構CUDA放到英偉達(da)的(de)所有GPU中,這是一個瘋狂而大(da)膽(dan)的(de)賭注,CUDA的(de)研發成本極(ji)高(gao),但當(dang)時又看不(bu)出有多大(da)用處,致使(shi)股東們相當(dang)質疑(yi)。接下來(lai)的(de)五年何(he)其難(nan)熬(ao),恰逢自研手機芯片敗北、金融危機爆發、游(you)戲業(ye)務增長停滯(zhi),英偉達(da)的(de)利(li)潤(run)被近(jin)乎摧毀(hui),股價也大(da)幅下跌(die)。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2018年,黃(huang)仁勛在東方衛視《波士堂》節(jie)目(mu)中(zhong)談對(dui)英偉達的期(qi)待

但時間最終證明(ming)黃仁勛是對的(de)(de)。CUDA大(da)(da)大(da)(da)降(jiang)低(di)GPU開發(fa)門檻(jian),讓顯卡(ka)可(ke)以(yi)用(yong)于圖像以(yi)外的(de)(de)先進計算(suan)。正如(ru)AI大(da)(da)牛吳恩達評價的(de)(de),CUDA出現之前(qian),全(quan)球能用(yong)GPU編程的(de)(de)可(ke)能不(bu)超過100人,有了(le)CUDA后,使用(yong)GPU變成了(le)件輕(qing)松(song)的(de)(de)事。

差點將英(ying)(ying)偉(wei)(wei)達置于死(si)地的(de)CUDA項目,成為英(ying)(ying)偉(wei)(wei)達日后(hou)大放異彩(cai)的(de)核心功(gong)臣,為英(ying)(ying)偉(wei)(wei)達謀來了遠超游戲(xi)市場的(de)遠大前程——辛頓團隊慧(hui)眼(yan)識珠,用(yong)英(ying)(ying)偉(wei)(wei)達GPU訓(xun)練出(chu)劃時代的(de)AlexNet算法(fa),讓英(ying)(ying)偉(wei)(wei)達贏在(zai)了AI落地熱潮的(de)起點。

從那(nei)以后(hou),著名華裔“核彈制造家(jia)”、一(yi)手創辦英(ying)偉達的“皮(pi)衣俠客”黃仁勛,眼光毒辣到仿(fang)佛提(ti)前預(yu)知了未(wei)來,接(jie)連踩中深度學習(xi)、元宇宙、大(da)(da)模型三大(da)(da)風口,帶領英(ying)偉達乘火(huo)箭般飛升,迄(qi)今市值暴漲近150倍,在生成(cheng)式AI時代出盡風頭。

2020年夏(xia)天(tian),英(ying)偉達(da)迎來里程(cheng)碑時刻——數據中心(xin)業務季度營(ying)收首超游戲業務,成為英(ying)偉達(da)第(di)一大收入來源。2021年10月,英(ying)偉達(da)市值超過臺積電,首度登頂(ding)全(quan)球市值最高的(de)半導體(ti)公司。2023年5月,英(ying)偉達(da)再度創造歷史——成為全(quan)球第(di)一家(jia)市值突(tu)破1萬億美元的(de)半導體(ti)公司。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2016財年(nian)(nian)(2015實(shi)際(ji)年(nian)(nian))第(di)一(yi)季度(du)到2024年(nian)(nian)(2023實(shi)際(ji)年(nian)(nian))第(di)二(er)季度(du)英偉達游戲及數據中(zhong)心(xin)業(ye)務營收變化(hua)(芯東(dong)西制表)

至今,黃仁勛(xun)已經掌(zhang)舵20年有余,熬(ao)退了英特爾的5任CEO,家(jia)底也(ye)越來越豐厚,從依賴(lai)賣游(you)戲顯卡營生(sheng)到在躺(tang)贏數(shu)據中心(xin)時(shi)代。

復制一(yi)個英特爾難如登天,但(dan)黃仁勛不(bu)斷(duan)締造(zao)奇(qi)跡。他就像個窺得(de)天機的(de)(de)隱世高人,穩準狠地把(ba)脈(mo)住計(ji)算(suan)時代的(de)(de)每一(yi)個顛覆式機會,并通過極具耐心(xin)的(de)(de)長期主義布局,一(yi)步步站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de)(de)巔(dian)峰。

英(ying)偉(wei)(wei)達(da)用10年(nian)時間,將GPU芯片在AI任(ren)務上(shang)的(de)性能提升(sheng)1000倍,成為芯片界公(gong)認(ren)的(de)“卷王(wang)”。在今年(nian)的(de)芯片頂會Hot Chips上(shang),英(ying)偉(wei)(wei)達(da)首(shou)席科(ke)學家(jia)Bill Dally分享了英(ying)偉(wei)(wei)達(da)取得成功的(de)4大要素:精(jing)度數字表示(shi)(16倍)x復雜指令(12.5倍)x制程迭代(2.5倍)x稀疏化(hua)(2倍)。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英(ying)偉達(da)首席科(ke)學家(jia)Bill Dally分(fen)享英(ying)偉達(da)如何(he)在10年內將GPU在AI任(ren)務上的性(xing)能提升(sheng)1000倍

今(jin)年8月,黃仁勛再(zai)度(du)(du)“封(feng)神”:英(ying)偉達(da)季度(du)(du)營收(shou)首(shou)次超過英(ying)特(te)爾,這是(shi)歷史上(shang)首(shou)次,無晶圓廠(chang)(chang)芯片設計(ji)公(gong)司在業績上(shang)干翻了IDM大廠(chang)(chang),而該(gai)季度(du)(du)英(ying)偉達(da)數據中心收(shou)入占比高達(da)76%。這力證了黃仁勛的話:“一(yi)個新的計(ji)算(suan)時代已(yi)經開始(shi)了。”

伴隨著(zhu)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的狂飆突進,AI芯片(pian)產(chan)業奏(zou)響璀璨的華章。

二、大廠派:一超多強,群雄盤踞

2012年(nian),英偉達GPU一戰告(gao)捷,名震天下;四年(nian)后,谷歌TPU橫空出(chu)世,攪亂(luan)乾(qian)坤。

繼(ji)AlexNet算法(fa)掀起(qi)深度學習科研(yan)熱潮后,下一個轉(zhuan)折點出現在(zai)2016年,由(you)谷(gu)歌兄弟公司DeepMind研(yan)發的AI算法(fa)AlphaGo橫空出世(shi),戰勝世(shi)界圍(wei)棋冠軍李世(shi)石(shi),讓“人工智能”概念(nian)一夜(ye)紅遍大(da)江南北(bei),點燃(ran)了(le)AI落(luo)地(di)商用(yong)的熊(xiong)熊(xiong)烈焰。

而AlphaGo幕后的硬件功臣,是谷歌從2014年就開始秘密籌備的大招——張量處理器TPU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谷歌(ge)第一代(dai)TPU(左),在谷歌(ge)數據中心中部(bu)署的TPU(右)

谷歌TPU打(da)響(xiang)了(le)專用AI芯片第(di)一槍(qiang),讓AI芯片舞臺(tai)不在是英偉達GPU的獨角(jiao)戲。

2017年3月,黃仁勛在GTC大會上隆重發布Volta架構GPU,不同于以往,這顆芯片中加入了一個Tensor Core,第一顆專為加速AI設計的GPGPU芯片正式登場。這一年,谷歌推出第二代TPU芯片。同年9月,華為麒麟970橫空出世,拔得世界首款手機AI芯片的頭籌,10天后搭載自研神經加速引擎的蘋果A11仿生芯片登(deng)場,共同拉開了手機AI芯(xin)片的序章。

這一(yi)年的(de)夏天,還有一(yi)篇劃時(shi)代的(de)論文問世:2017年6月12日,谷歌的(de)7位(wei)研究員(yuan)與1位(wei)多(duo)倫多(duo)大(da)(da)學本科(ke)生在國際AI學術頂會NeurIPS上發(fa)表了一(yi)篇名(ming)為(wei)(wei)“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de)論文,將(jiang)革命(ming)性的(de)Transformer架構推向極致(zhi),成(cheng)為(wei)(wei)大(da)(da)模(mo)型風暴的(de)起點,也將(jiang)業界對AI芯片的(de)需(xu)求推至(zhi)新的(de)高(gao)峰(feng)。

隨后大廠們在AI芯片激情開卷:在數據中心場景,英偉達是“一超”,英特爾AMD是“雙強”,一眾云計算大廠也紛紛研制自研AI芯片;在手機場景,華為蘋果形成兩大山脈,在移動終端芯片界呼風喚雨的三大龍頭高通聯發科展銳也全面優化AI加速引擎;在汽車場景,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特斯拉等開足火力,英偉達預告單顆Atlan芯片算力高達1000TOPS。

在數據中心芯片布局上,芯片巨頭們的出手都相當闊綽,英特爾相關收購交易數量多,AMD英偉達則豪擲巨資直奔細分賽道龍頭。不過英偉達擬收購Arm的交易最終在2022年4月功敗垂成,Arm即將赴美上市,而英偉達與蘋果、英特爾、AMD、臺積電、三星、聯發科、谷歌等被曝組成了Arm的豪華投資團。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英特爾(er)、AMD、英偉(wei)達數(shu)據中(zhong)心(xin)芯(xin)片相(xiang)關收(shou)購交易(yi)

英特爾寶刀未老,CPU在AI推理市場市占率至今遙遙領先;AMD雖說敲響AI芯(xin)片戰(zhan)(zhan)鼓的時(shi)間偏晚,但畢竟多年(nian)穩(wen)居CPU和(he)GPU“老二”,芯(xin)片研(yan)發(fa)功(gong)底深厚,戰(zhan)(zhan)斗(dou)力很強。今年(nian)7月,英特爾(er)推出中國定制版云端AI訓練芯(xin)片Gaudi 2。AMD的旗(qi)艦(jian)AI芯(xin)片MI300擬(ni)在今年(nian)下(xia)半(ban)年(nian)上(shang)市。

繼谷歌TPU異軍突起后,科技大廠也踴躍開展云端AI芯片研發。2018年,Facebook被曝出組建自研AI芯片團隊,谷歌發布第三代TPU,百度華為亞馬遜接連推出首款自研云端AI芯片。阿里的首顆AI芯片含光800在2019年發布。騰訊則直到2021年11月才首度公開AI推理(li)芯片紫霄。今年微軟也被曝(pu)秘密自研AI芯片Athena。

車載AI芯片同樣在2018年集中出場。那一年,Mobileye還是獨占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芯片大部分市場的龍頭,相比一眾主流車企,特斯拉還只是Mobileye的一個小客(ke)戶。但很快,Mobileye的芯(xin)片帝國(guo)被撕(si)開裂(lie)縫(feng)。

2018年,黃仁勛率先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發布全球首個自動駕駛SoC芯片Drive Xavier,大華股份零跑汽車介紹了雙方聯手研發的AI自動駕駛芯片“凌芯01”,馬斯克公布特斯拉自(zi)研AI自(zi)動駕(jia)(jia)駛芯片(pian)(pian)Hardware 3.0……芯片(pian)(pian)巨頭(tou)和(he)跨界(jie)車企相繼入場(chang),自(zi)動駕(jia)(jia)駛芯片(pian)(pian)大(da)戰一觸即(ji)發。

一些國內老牌芯片廠也踏上AI芯片轉型之路。安防芯片霸主海思國科微等以及家庭消費電子芯片龍頭瑞芯微杭州國芯等都非(fei)常積極地(di)迎合AI浪潮(chao),早在2017~2018年就開(kai)始推出搭(da)載自研AI處理單元的端側視覺(jue)AI芯片或語音AI芯片。

隨著(zhu)大廠們紛紛坐上牌(pai)桌(zhuo),中國(guo)AI芯(xin)片江湖也從暗(an)流涌動變得群情激(ji)昂(ang)。

三、開山派:天寒地鑒,創新涌現

2017年7月,華為搞了個大新聞——趕在蘋果的前面,發布了“世界第一款搭載NPU的手機AI芯片”麒麟970。2018年8月,華為乘勝追擊,推出搭載了雙核NPU的全球第一款7nm手機芯片麒麟980。兩代麒麟芯片搭載的NPU,均出自一家中科院背景的AI芯片創企——寒武紀

寒武紀的兩位創始人陳云霽陳天石是親兄弟(di),均博(bo)士畢業于中科院計(ji)算所,師從“龍芯之(zhi)父”胡偉武(wu)教授。2016年4月在北(bei)京成立寒武(wu)紀(ji)后,陳天石擔(dan)任CEO,陳云(yun)霽則很早就離開了公司,專(zhuan)注(zhu)于在中科院計(ji)算所從事科研工作(zuo)。

在寒武紀成立的1個月前,一家由清華電子系師生四人組隊創立的AI芯片創企深鑒科技在北京呱呱墜地。更早的2015年7月,在百度相繼創立并領導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百度自動駕駛團隊和百度大腦等項目的余凱,以及在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擔任主任研發架構師的黃暢,一起在北京創立了“國內智駕芯片先鋒隊”地平線

在深圳,中國第一款商用矢量處理器芯片設計者陳寧回國創業,2014年8月成立AI計算機視覺創企云天勵飛,并擔任創始人、董事(shi)長兼CEO。

這4家當時風頭最盛的國內AI芯片創企,被并稱為“天寒地鑒”。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2018年,華(hua)為發布集成寒武(wu)紀雙核NPU的手機AI芯片(pian)麒麟980

2017年(nian),寒武(wu)紀憑借NPU落地華為手機(ji)賺(zhuan)得(de)第(di)一(yi)桶金,深(shen)鑒科技面向(xiang)安防(fang)場景推(tui)出(chu)自(zi)研(yan)AI芯(xin)片“聽濤(tao)”與“觀海”,地平(ping)線(xian)發(fa)布終端視(shi)覺AI芯(xin)片旭日(ri)1.0和自(zi)動(dong)駕(jia)駛芯(xin)片征程1.0,云天勵飛第(di)一(yi)代自(zi)研(yan)神經網絡處理器采用(yong)FPGA實現。

而后,四家明星創(chuang)企的命運走向(xiang)分野。

基于FPGA研發AI芯片(pian)(pian)的(de)深(shen)鑒科技,在2018年(nian)7月宣布被(bei)全球FPGA龍頭(tou)賽(sai)靈思收(shou)購;寒(han)武紀的(de)業(ye)務重心不斷向智能計(ji)算集群系統與云(yun)端(duan)AI芯片(pian)(pian)傾(qing)斜(xie),2020年(nian)7月成(cheng)為(wei)“科創板AI芯片(pian)(pian)第一股”,最新市值592億(yi)元(yuan);地平線成(cheng)為(wei)國內車規(gui)級AI芯片(pian)(pian)的(de)排頭(tou)兵,最新估值高(gao)達50億(yi)美元(yuan);云(yun)天勵飛的(de)自(zi)研AI視覺芯片(pian)(pian)從2019年(nian)開始獨立商用,公司2023年(nian)4月順(shun)利(li)在科創板掛牌(pai)上市。

包括“天寒地鑒”在內,2013年成立的嘉楠科技,2015年成立的齊感科技啟英泰倫欣博電子天數智芯等,2016年成立的黑芝麻智能鯤云科技億智電子肇觀電子等,2017年成立的登臨科技光子算數時識科技、普林芯馳、探境科技曦智科技芯動力、星宸科技知存科技等,都(dou)是(shi)國(guo)內(nei)最早一(yi)批AI芯片創業力量。

四、大廠派:巨頭產子,名企跨界

從2018年到2021年,阿(a)里巴(ba)巴(ba)、小米(mi)、比特大(da)陸、百度先(xian)后(hou)“產子”,將(jiang)芯(xin)片業務拆分獨立,創辦(ban)平頭哥、大(da)魚科(ke)技、算能科(ke)技、昆侖(lun)芯(xin)科(ke)技。這些銜著金鑰(yao)匙出生的芯(xin)片創企,甫一問世就坐(zuo)擁TOP級資(zi)金、經驗、人(ren)才和業務資(zi)源。

阿里造芯行動宛如閃電戰,2018年4月剛全資收購杭州CPU IP供應商中天微,9月就宣布成立全資控股公司平頭哥半導體,將中天微阿里達摩院的芯片業務進行整合。此時阿里已經投資過寒武紀深鑒科技耐能等多家AI芯片創(chuang)企。

2019年4月,小米將2014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進行拆分重組,組建新公司南京大魚科技,松果團隊繼續專注和研發手機SoC芯片,大魚科技專注于IoT芯片與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2021年12月,小米在上海成立芯片公司玄戒,由小米集(ji)團高級副總裁、手機部(bu)總裁曾學忠擔任法人(ren)代(dai)表,去年6月注冊資(zi)本增至19.2億元。

綠廠OPPO同樣在2019年成立全資控股的芯片子公司上海守樸科技。后來守樸科技在2020年7月更名為哲庫科技(ZEKU)。令人(ren)意外的(de)是,這艘規(gui)模約3000人(ren)、匯集許多(duo)芯片(pian)大牛的(de)巨艦,還沒來得及發展(zhan)成“第二個海思”,卻(que)在今年5月突然宣布(bu)終止業務,令業界一(yi)片(pian)嘩然。

2013年成立的全球礦機芯片巨頭比特大陸,早在2015年就開始研發AI芯片,主要面向云端和邊緣場景,2019年分拆出專注于邊緣端AI芯片研發的晶視智能,2020年將AI芯片和RISC-V CPU業務分拆出算能科技

百度2010年就已開始用FPGA做AI架構的研發,2017年完成超過1萬片FPGA部署,到2018年推出云端AI芯片百度昆侖1。2021年,百度昆侖1已部署超過2萬片,昆侖芯2芯片也正式量產,這年6月,百度將旗下昆侖芯業務正式獨立,成立昆侖芯科技。昆侖芯科(ke)技在2021年3月實現獨立(li)融資,當時(shi)估值已達約130億元。

AI算法公司也馬不停蹄地踏上造芯路。除了前文提到的云天勵飛外,依圖科技、商湯科技同樣是國內計算機視覺(CV)算法公司自研AI芯片的代表。2019年5月,依圖科技推出了其與AI芯片創企熠知電子聯合開發的云端AI推理定制SoC芯片“求索”questcore,用于加速視覺推理。2021年8月,商湯科技向(xiang)港交(jiao)(jiao)所遞交(jiao)(jiao)的IPO文件中,首次披露了其自研設(she)計(ji)AI專用算力芯(xin)片STPU、邊緣(yuan)端AI芯(xin)片、服(fu)務器(qi)AI推理芯(xin)片。

語音算法企業同樣摩拳擦掌,在2018~2019年密集推出自研或合作定制的語音AI芯片,包括云知聲的“雨燕”,出門問問Rokid跟杭州國芯定制的AI專用語音芯片,思必馳的TAIHANG語音AI芯片,獵豹移動旗下獵戶星空聯合瑞芯微發布的語音AI芯片OS1000RK……云知聲2017年10月在廈門創辦全資子公司和東南總部云知芯,思必馳與中芯聚源在2018年3月合資成立深聰智能

五、革新派:架構多元,理念超前

在(zai)摩爾定律瀕臨失效的今天(tian),在(zai)現有(you)的工藝基礎上,通過架(jia)構創新另(ling)辟蹊徑(jing),是突破現有(you)瓶(ping)頸、提(ti)高芯片(pian)性能的重要途徑(jing)。

一批富有精神(shen)的創業者們,勇(yong)敢(gan)踏上了探(tan)索(suo)未(wei)知的征途——新型計算(suan)架構。代(dai)表性的路線方向,有光子計算(suan)、晶(jing)圓級芯(xin)片(pian)、類(lei)腦計算(suan)等。

2019年,幾款標志(zhi)性的AI芯片登上(shang)歷史舞臺:

4月,光電混合計算代表企業曦智科技推出(chu)了全球首款光(guang)子芯片原(yuan)型板卡,驗證了用光(guang)替代電(dian)進(jin)行高(gao)(gao)性能計(ji)算(suan)(suan)的開創(chuang)(chuang)性想法。曦智(zhi)科(ke)技也是迄(qi)今融資(zi)額最高(gao)(gao)的光(guang)子計(ji)算(suan)(suan)創(chuang)(chuang)企。

8月,美國AI芯片創企Cerebras推(tui)出(chu)了一塊比(bi)iPad還大的全(quan)球(qiu)最大芯片(pian)WSE。這顆(ke)晶(jing)圓(yuan)級芯片(pian)在46225mm2面積里塞進1.2萬億個晶(jing)體管。許多芯片(pian)專家(jia)對它高度贊(zan)譽,美(mei)媒(mei)《連(lian)線》評價它“承載著科技(ji)行業對AI希望紀念碑(bei)”。

同樣在8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施路平教授團(tuan)隊開發的(de)全球首款異構(gou)融合類腦芯片“天機(ji)”登上(shang)國際學術(shu)頂(ding)刊Nature的(de)封面(mian)。這項研究創造了(le)中國在(zai)芯片和(he)AI兩大領域Nature論文零的(de)突破。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

Cerebras曦智科技分別成立于2016年、2017年,“天機”團隊在2018年注冊成立靈汐科技

相比傳(chuan)統電(dian)子芯片(pian),光(guang)子芯片(pian)具有大(da)帶寬、高并(bing)行、低功耗的天然優(you)勢,光(guang)電(dian)集(ji)成技(ji)術也是(shi)未來(lai)AI加速計算等(deng)領域最具前景的解(jie)決方案(an)之(zhi)一。

除了上海的曦智科技外,英國Optalysys、北京光子算數、美國Lightmatter、法國LightOn、美國Luminous Computing等創(chuang)企均在探索光(guang)(guang)子計算及(ji)光(guang)(guang)子網絡的商業化(hua)道路。在今年(nian)8月舉行的芯片盛(sheng)會Hot Chips上,曦智科技首次公開演示了首個(ge)用于(yu)特定領(ling)域AI工作(zuo)負載(zai)的片上光(guang)(guang)網絡(oNOC)處理器Hummingbird。

模仿大腦機制的類腦(神經擬態)計算路線,也聚集了多家芯片大廠及創企。大廠以IBM英特爾為代表,創企有從清華脫胎的靈汐科技、從蘇黎世大學及蘇黎世聯邦理工脫胎的時識科技等,清華、浙(zhe)大等國內高校的科研團隊均(jun)持(chi)續攻堅(jian)類(lei)腦(nao)芯片。

然而受制(zhi)于(yu)配套(tao)條件(jian)不成熟,這(zhe)些新興計(ji)算(suan)架構尚未能(neng)在AI芯片產業(ye)殺出一條通路,也(ye)因其未來(lai)不確定性較(jiao)大,尚不是市(shi)場最青(qing)睞(lai)的玩家。

與之相對的,近三四年,有兩大派系在AI芯片創業潮中日漸人聲鼎沸,一個是融資狂熱、捧出多家獨角獸的GPGPU,另一個則是隨著產業鏈成熟而開始展現落地價值的存算一體。

六、務實派:獨角獸扎堆開卷,估值水漲船高

GPGPU創業熱潮的興起,可以說是國內AI芯片產業獨有的風景,融資猛,架勢足。除了天數智芯成立時間(2015年)較早,當前國內GPGPU企業集中在2017年~2021年成立,包括登臨科技、瀚博半導體、壁仞科技、海飛科、芯瞳半導體、摩爾線程、沐曦、深流微等。

有英(ying)偉達(da)珠玉在(zai)前,GPGPU起初并不是AI芯(xin)片創(chuang)業的首選方向,直(zhi)到2020年,熱錢開始密集涌來,GPGPU連出幾家獨角獸,一躍成為整(zheng)個半(ban)導體領域(yu)最熱賽道之一。

2020年6月,一筆重磅級融資交易在芯片領域炸開了鍋——GPGPU創企壁仞科技完成11億元A輪融(rong)資(zi)(zi),緊接著9月又宣布(bu)完成Pre-B輪融(rong)資(zi)(zi)。到2021年7月,其累計融(rong)資(zi)(zi)金額已(yi)超過47億(yi)元。

壁仞科技的創始團隊也孵出水面,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文是一位戰績顯赫的連續創業者,此前更為AI產業熟知的身份是商湯科技總裁,更早之前,他還曾與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共同LED芯片企業映瑞光電。他組建起了一個技術大牛云集的豪華創始團隊,作為壁仞的研發主心骨,其中聯合創始人、CTO洪洲擁有近(jin)30年的GPU架構(gou)設計經(jing)驗,曾是海思自研GPU團(tuan)隊負責(ze)人。

不僅是壁仞,國內GPGPU創企集結了一群資深的華人芯片專家,例如,壁仞科技聯席CEO李新榮,瀚博半導體的兩位創始人錢軍張磊,沐曦的聯合創始人陳維良楊建彭莉,均曾在芯片巨頭AMD身擔要職;登臨科技創始人李建文曾創辦1家GPU公司并賣了1億美金;芯動力創始人李原是(shi)一(yi)位芯片連續創業(ye)者。

GPGPU強大的“吸金”能力,將產業投資方們的目光吸引到大算力AI芯片。2020年,多家創企宣布高額單筆融資:2020年5月,云端AI芯片創企燧原科技5月獲得騰訊參投的7億元B輪融資;6個月后,GPGPU創企瀚博半導體獲得快手參投的5000萬美元A輪融資;這一年,壁仞科技累計融(rong)資(zi)(zi)近(jin)20億元,其11億元的單筆(bi)融(rong)資(zi)(zi)金額刷新(xin)了國內高端芯片(pian)設計業A輪(lun)融(rong)資(zi)(zi)規模(mo)的記錄。

到2021年,大算力芯片融資更加熱火朝天。燧原科技1月獲得18億元C輪融資,騰訊繼續參投;GPGPU創企天數智芯3月獲得12億元C輪融資,中國聯通參投;壁仞科技3月(yue)獲得B輪(lun)融資(zi)(zi),中(zhong)國(guo)平安參投(tou),累計融資(zi)(zi)超過47億元。

摩爾線程瀚博半導體沐曦這三家多功能GPU及GPGPU創企,均在2021年連拿多筆大額融資:摩爾線程2月、11月分別宣布獲得數十億元Pre-A輪融資、20億元A輪融資;瀚博半導體在4月、12月分別宣布新融資,合計金額21億元,參投陣容包括阿里巴巴;沐曦分別在1月、3月、8月獲數億元Pre-A輪、數億元Pre-A+輪、10億元A輪融資。登臨科技也分別在(zai)2021年6月和11月宣(xuan)布獲新融資,不過金額并未披露,投資方包括高通。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國內部分(fen)GPGPU及多功能GPU創企融資(zi)歷程(cheng)整理(li)

這(zhe)一變化,折射出市(shi)場對(dui)AI芯片(pian)需求(qiu)的改(gai)觀:一方面,越通用(yong)的產品,越能大規(gui)模生(sheng)產和落地(di),相比新(xin)興通用(yong)計算架構,GPGPU的生(sheng)態和供應鏈(lian)都更加完(wan)整(zheng)和成熟;另(ling)一方面,相比探索(suo)也許成功(gong)也許失敗的創新(xin)路徑,走英(ying)偉達(da)已經成功(gong)的老路,吃一些英(ying)偉達(da)已經或即將吃到的市(shi)場,看起來距離實現(xian)“自(zi)主替代(dai)”更有希望。

頂著“中國英偉達”名號的中國大算力AI芯片公(gong)司們,一(yi)邊拿融資拿到手軟,另一(yi)邊陸(lu)續(xu)向產業交出硬件成績單(dan):

燧原科技起步較早,三年(nian)(nian)連發(fa)(fa)三顆(ke)芯(xin),2019年(nian)(nian)12月發(fa)(fa)布(bu)云(yun)(yun)(yun)端通用AI訓(xun)練(lian)(lian)芯(xin)片(pian)邃思(si)(si)和云(yun)(yun)(yun)端AI訓(xun)練(lian)(lian)加速卡云(yun)(yun)(yun)燧(sui)T10,2020年(nian)(nian)12月發(fa)(fa)布(bu)云(yun)(yun)(yun)端AI推理加速卡云(yun)(yun)(yun)燧(sui)i10,2021年(nian)(nian)7月發(fa)(fa)布(bu)第(di)二(er)代(dai)AI訓(xun)練(lian)(lian)芯(xin)片(pian)邃思(si)(si)2.0和訓(xun)練(lian)(lian)加速卡云(yun)(yun)(yun)燧(sui)T20,12月又發(fa)(fa)布(bu)第(di)二(er)代(dai)云(yun)(yun)(yun)端AI推理加速卡“云(yun)(yun)(yun)燧(sui)i20。

2021年3月,天數智芯發布第一款7nm云端訓練通用GPU芯片天垓100,登臨科技首款GPU+(軟件定義的片內異構通用人工智能處理器)產品6月開始客戶送樣。4個月后,瀚博半導體在世(shi)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fa)布通用云端推理(li)AI芯片SV100系列(lie)及VA1通用推理(li)加(jia)速卡。

2022年3月,摩爾線程發布多功能GPU芯片蘇堤及面向數據中心級多功能GPU產品MTT S2000,墨芯人工智能官宣發布搭載其首顆AI芯片英騰處理器的兩款云端稀疏率AI計算卡;8月,壁仞科技發布首款通用GPU芯片BR100;11月,摩爾線程發布云端多功能GPU產品MTT S3000;12月,天數智芯發布7nm云邊推理芯片智鎧100。這一年,燧原科技則轉向集群構建(jian),9月發(fa)布高性能AI加速集群產品云(yun)隧智(zhi)算機。

ChatGPT引爆了2023年的大模型熱潮,大算力芯片供應商們都(dou)積(ji)極備戰,這(zhe)廂忙(mang)著對主(zhu)流大模型進行兼容適(shi)配,那廂不(bu)斷曬出芯片訂單(dan)和(he)收入進展,還(huan)馬不(bu)停蹄(ti)地推出芯片新品。

芯動力發布首款基于可重構架構的GPGPU芯片,沐曦展出首款云端AI推理GPU曦思N100,瀚博半導體發布7nm云端GPU芯片SG100。沐曦AI訓練及通用計算GPU曦云C500、登臨科技高凜二代均(jun)預計在2023年實現量產。

七、融合派:感+存+算,突破經典架構瓶頸

與其他新興計算架構(gou)相比,存算一體(ti)是(shi)突破AI算力(li)瓶頸的最(zui)具潛力(li)的技術路線之一。

傳(chuan)統的馮·諾依曼架構是存算分離,存儲單元(yuan)與計(ji)算單元(yuan)之(zhi)間需(xu)要反復搬運(yun)數據(ju),造成很多(duo)不必要的時延和能(neng)耗。將存儲與計(ji)算融(rong)合,則(ze)能(neng)有效克服此類瓶頸,展現出顯著的能(neng)效比(bi)優勢,隨著新型存儲器(qi)件、先進封(feng)裝等(deng)技術日益(yi)成熟(shu),存算一(yi)體AI芯片開始從學術研究(jiu)走向產業落地。

國內存算一體AI芯片創業以2017年知存科技創立為起點,隨后九天睿芯在2018年成立,千芯科技在2019年成立,后摩智能、每刻深思、億鑄科技在2020年成立,蘋芯科技微納核芯成立于2021年,真與科技成立于2022年1月,邁特芯則是2023年新創辦的年輕存(cun)算芯(xin)片創企。

知存科技的創始人王紹迪郭昕婕是一(yi)對北大(da)微電子系85后夫妻。故(gu)事要從2016年說起(qi),正在加州大(da)學(xue)圣塔芭芭拉分校攻(gong)讀博士(shi)學(xue)位(wei)的郭昕婕,研發(fa)出(chu)全球第一(yi)個3層(ceng)神經網(wang)(wang)絡(luo)的浮(fu)柵存算一(yi)體(ti)深(shen)度(du)學(xue)習芯片技術。一(yi)年后,她又攻(gong)下7層(ceng)神經網(wang)(wang)絡(luo)的浮(fu)柵存算一(yi)體(ti)深(shen)度(du)學(xue)習芯片。

從郭昕婕的(de)(de)研(yan)究,王(wang)紹迪看到(dao)了(le)端側AI芯片商用落地的(de)(de)價值,待找到(dao)初始融資(zi)后,2017年10月,兩(liang)人在北京創(chuang)辦知存科技,研(yan)發基(ji)于NOR Flash的(de)(de)存算一(yi)體AI芯片。

這一年,九天睿芯的創始人劉洪杰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讀博期間開始了一次短暫的創業;后摩智能的創始人吳強離開Facebook,加盟地平線任副總裁、首席云架構師兼任南京研發中心總經理;每刻深思還未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智能感知集成電路與系統實驗室脫胎而出;億鑄科技的創始人熊大鵬剛接(jie)觸(chu)到存算一體,并越來越相信這一技術(shu)方(fang)向能(neng)“換道超車”。

短短幾年后,他們(men)匯集到(dao)同(tong)一條賽(sai)道——存算(suan)一體AI芯片,并基于(yu)不(bu)同(tong)類型的存儲器(qi)(Flash、MRAM、SRAM、RRAM等(deng)),分(fen)別向端側、邊緣(yuan)、云(yun)計算(suan)、智(zhi)能(neng)駕駛等(deng)不(bu)同(tong)方向發力。

端側有知存科技蘋芯科技等。知存科技已累計融資近8億元,其首顆存內計算芯片WTM2101自2022年3月量產并推向市場以來落地于TWS耳機、VR頭顯、智能頭顯等產品中;成立相對偏晚的蘋芯科技,也已經完(wan)成(cheng)了產(chan)業級28nm SRAM存算一體(ti)單(dan)元(yuan)流片點亮。

汽車場景的代表是后摩智能。后摩智能在今年(nian)5月(yue)發布首(shou)款(kuan)存算(suan)(suan)一(yi)體智(zhi)駕芯(xin)片(pian)鴻途H30,最高物理(li)算(suan)(suan)力256TOPS,典型(xing)功(gong)耗35W,成為(wei)國內率先落地(di)存算(suan)(suan)一(yi)體大算(suan)(suan)力AI芯(xin)片(pian)的公司。3個月(yue)后,其首(shou)款(kuan)RRAM大容量存儲芯(xin)片(pian)官(guan)宣成功(gong)點亮并完成測試驗證,整(zheng)體功(gong)耗低至60mW。

2022年新成立的真與科技,8月宣布致力于(yu)開發超大算(suan)力、超低功耗(hao)下(xia)一(yi)代邊緣端和設備端AI芯片(pian)(pian),已成功量(liang)產并(bing)即(ji)將(jiang)落地基于(yu)CSA卷積流(liu)架構、MRAM新型介質、NPU級存算(suan)一(yi)體等技術的AI芯片(pian)(pian),構建邊緣端AI SoC、設備端AI專用芯片(pian)(pian)、智能汽(qi)車算(suan)力芯片(pian)(pian)三大產品線。

云端有億鑄科技、千芯科技。千芯科技首先選擇研發基于SRAM的可重構存算一體AI芯片,第一代芯片已進入互聯網大客戶的供應商名錄;億鑄科技聚焦研發基于ReRAM的全數字化存(cun)算(suan)一體AI大算(suan)力芯(xin)片(pian),同時(shi)基于存(cun)算(suan)一體超(chao)異構概念(nian)的下一代芯(xin)片(pian)設(she)計工作已(yi)在推進。

九天睿芯是感存(cun)(cun)算(suan)一(yi)(yi)體架構技術的領(ling)跑者。它將模擬前(qian)端(duan)與存(cun)(cun)算(suan)一(yi)(yi)體集成(cheng),研發高(gao)性能混(hun)合信號(hao)芯(xin)片,目前(qian)主要產品有第一(yi)(yi)代(dai)(dai)感存(cun)(cun)算(suan)一(yi)(yi)體芯(xin)片ADA100和第二代(dai)(dai)視(shi)覺存(cun)(cun)算(suan)一(yi)(yi)體協處(chu)理器ADA2X0,今年成(cheng)功拿下深(shen)圳科創委(wei)和香港政府資(zi)助的兩個深(shen)港澳合作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GPGPU創企,還是存算一體芯片創企,都開始積極擁抱Chiplet生態。今年3月,九天睿芯與提供Chiplet高性能通用芯粒及解決方案的上海創企奇異摩爾簽署戰(zhan)略合作協議,將共建Chiplet行(xing)業(ye)通用平臺,致力于共同推進大(da)算力芯片發展。

在感算融合方向上,諾磊科技創始人兼CEO?Raymond Wu(吳日正)是全球(qiu)CIS巨頭美(mei)國豪威科(ke)技(ji)的(de)(de)聯合創(chuang)始人,基(ji)于40年(nian)的(de)(de)CIS傳(chuan)感器技(ji)術經驗(yan),他帶(dai)領諾磊(lei)科(ke)技(ji)團隊推出了將(jiang)CIS內嵌(qian)于邊(bian)緣計算SoC的(de)(de)感算一體(ti)AI芯片NB1001,實(shi)現了AI+CIS單芯片集成,功(gong)耗僅有(you)0.3W。

每刻深思主攻的(de)近傳感(gan)(gan)模擬(ni)計算(suan)芯片(pian)(pian),具(ju)備(bei)超低功耗(hao)的(de)優(you)勢,近傳感(gan)(gan)模擬(ni)計算(suan)芯片(pian)(pian)已兩次流片(pian)(pian)并成(cheng)功點亮(liang),在手表(biao)、AR眼鏡等可穿戴設備(bei)的(de)應用場景已獲得千萬(wan)級預購訂單。

八、清華幫:沖出AI芯片創業“軍團”

在中(zhong)國AI芯(xin)片初創勢力,“清華幫”獨樹一幟。

有的創始團(tuan)隊直接從學(xue)校(xiao)研究團(tuan)隊脫(tuo)胎(tai)而出(chu),有的是師生組團(tuan),有的是同門師兄弟聯手(shou),還有很(hen)多(duo)在芯片工業(ye)界(jie)歷練多(duo)年的清華校(xiao)友。

清華微電子所魏少軍教授、尹首一教授帶隊(dui)的(de)可重(zhong)構計算團(tuan)隊(dui),從(cong)2006年起就在(zai)研究軟件定義芯(xin)(xin)片技術,其多代Thinker系列芯(xin)(xin)片在(zai)國際學術會(hui)議上屢獲殊榮。將相關技術產品化的(de)AI芯(xin)(xin)片創企(qi)在(zai)2018年成立,目前已量產兩個系列十多款面(mian)向邊緣端(duan)的(de)高能效智能計算芯(xin)(xin)片。

核心團隊來自清華電子系的湃方科技同樣成立于2018年,由清華電子系劉勇攀教授與其學生武通達等(deng)人聯(lian)合(he)創(chuang)立(li),把(ba)高能效邊緣AI芯片(pian)應(ying)用到工業物(wu)聯(lian)網領域。過去六年,其團隊推出了9款(kuan)AI芯片(pian),包含非(fei)結構化(hua)稀疏、存內計算等(deng)不同的優化(hua)方式(shi)。

AI芯片群星璀璨十一年▲9款Sticker高能(neng)效AI芯片

每刻深思緣于清華電子系智能感知集成電路與系統實驗室。該實驗室早在2012年就開始研究近傳感模擬計算技術。鄒天琦作為訪問學者在該實驗室學習研究時,認識了識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電路與系統研究所副教授、首席科學家喬飛老師以及正在該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的劉哲宇,三人不謀而合,2019年共同創立每刻深思,以實現近傳感模擬(ni)技術(shu)的產業化落地。

2018年成立的國內類腦計算芯片領跑者靈汐科技,是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核心創始人施路平教授裴京教授張悠慧教授等均來自清華大學。

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正教授、IEEE/ACM Fellow陳怡然是清華電子系94級校友。他與98級清華自動化系校友的楊越組隊,成立存算一體AI芯片創企蘋芯科技

清華電子系首位80后系主任汪玉教授,也是清華電子系98級畢業生。2016年,他跟清華電子系04級校友單羿、08級校友韓松和11級校友姚頌共同創辦AI芯片創企深鑒科技。深鑒科技被美國FPGA巨頭賽靈思收購后,汪玉與韓松均退出深鑒。隨后在2019年,汪玉教授與和時任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楊殿閣教授跨學科成立超星未來超星未來去年12月發布了新(xin)一代智能駕(jia)駛(shi)計(ji)算芯片驚蟄R1。

千芯科技陳巍耿云川是清華電子系微電子學方向的本科同學。燧原科技創始人趙立東黑芝麻智能創始人單記章登臨科技創始人李建文睿思芯科聯合創始人譚章熹地平線聯合創始人兼軟件副總裁楊銘等,都是清華電子系畢業生。欣博電子創始人梁敏學的本科雖(sui)就讀于清(qing)華材料專業,但愛好微(wei)電(dian)子的他,經常跟(gen)清(qing)華電(dian)子系的同學一起(qi)上課(ke)。

小米旗下芯片公司玄戒的法人代表曾學忠、GPGPU創企芯動力創始人李原,均是清華物理系校友,分別于1996年、1989年畢業。登臨科技聯合創始人王平是“雙清”校友,本碩均畢業于清華大學。地平線聯合創始人兼算法副總裁黃暢探境科技創始人魯勇,則都是(shi)本碩博(bo)均就(jiu)讀于清(qing)華大(da)學的(de)“三清(qing)”畢業生(sheng)。

結語

十(shi)一年以來,AI產業發展呈現(xian)螺旋式上升,曲(qu)折(zhe)中前進,在爆(bao)火熱炒與回(hui)歸(gui)理性(xing)之間反(fan)復橫跳。

2012年(nian)(nian)的(de)AlexNet、2016年(nian)(nian)的(de)AlphaGo、2022年(nian)(nian)的(de)ChatGPT,三大(da)現象級(ji)模型的(de)連番驚世(shi)登場,每(mei)每(mei)力挽(wan)狂瀾,將開始降(jiang)溫蕭條的(de)AI產業推(tui)向新的(de)高潮(chao)。

即便是全球最聰(cong)明的(de)(de)人,也(ye)未必能提前(qian)窺探(tan)到歷史的(de)(de)先(xian)機。堅持(chi)的(de)(de)價(jia)值,在AI及AI芯片(pian)發展(zhan)史中體現的(de)(de)尤為(wei)淋漓盡致。

辛(xin)頓、楊立昆等深度學(xue)習先驅多(duo)年的(de)(de)堅(jian)守,才有了近11年來的(de)(de)人工智能盛世華章;黃(huang)仁勛扛住眾多(duo)非議(yi),拿(na)英偉達(da)(da)的(de)(de)生死去賭CUDA,日后(hou)CUDA成為英偉達(da)(da)最難(nan)以撼(han)動(dong)的(de)(de)“殺手锏”;谷歌2017年發表的(de)(de)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論文,并未獲得那(nei)年NeurIPS會(hui)議(yi)的(de)(de)最佳論文,如今卻已被(bei)鑲刻于大(da)模型(xing)的(de)(de)豐(feng)碑之上,被(bei)紛至沓來的(de)(de)大(da)模型(xing)科(ke)研者與(yu)從業者瞻仰(yang)。

草(cao)蛇灰線,伏脈千里(li)。熬過了無人問(wen)津的(de)寒(han)窗(chuang)苦旅(lv),那些不被理解的(de)堅守,最終穿(chuan)越時(shi)間(jian),一次(ci)(ci)次(ci)(ci)撬開了新浪潮的(de)大(da)門,轉換為劃時(shi)代的(de)饋贈。

從(cong)芯片巨頭、跨界大廠(chang)到初創(chuang)公(gong)司,越來越多的(de)從(cong)業(ye)者正踏上AI芯片創(chuang)業(ye)與(yu)創(chuang)新的(de)征途。隨著下游AI產業(ye)的(de)波瀾起伏,AI芯片時而笙歌鼎沸,時而門庭冷落,正不斷(duan)醞釀著新的(de)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