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麗思
編輯?|??漠影

近日(ri),小(xiao)鵬(peng)汽車創始(shi)人、董事長兼(jian) CEO 何小(xiao)鵬(peng)在微博發(fa)布視頻,展示(shi)了一(yi)只機器手(shou)在手(shou)機上預訂(ding)一(yi)輛 MONA M03 新(xin)車的操作過程(cheng)。

在短短一(yi)分鐘的視頻里(li),這只(zhi)配備了(le)(le)觸覺傳(chuan)感器陣列的機器手準確、靈動地在手機屏幕上進行點擊(ji),完(wan)成了(le)(le)一(yi)系列的訂車流程。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何小鵬表示,機器(qi)手靈活度高且擁有觸覺能力,未來可以(yi)在工業(ye)場(chang)景中處(chu)理非常(chang)精細的(de)任務。同時,小鵬汽車在(zai) AI 及大(da)型硬件等領域的新(xin)進展,將(jiang)在(zai)今年(nian)年(nian)內披(pi)露。

在半個月前的“小鵬汽車AI 智駕技術發布會”上,何小鵬曾提到,AI時代將統治科技業十年以上,目前在 AI 領域有四大方向值得投入:芯片、大模型、無人駕駛和機器人

近年(nian)來(lai),小(xiao)(xiao)鵬(peng)汽車(che)(che)一直在人形機器(qi)人領域緊鑼(luo)密(mi)鼓地開展布局。而不止小(xiao)(xiao)鵬(peng),國內外眾(zhong)多車(che)(che)企,也都(dou)將人形機器(qi)人視為新機會(hui)。

他(ta)們通過投資車(che)企或自主研發的形(xing)式,不(bu)僅讓機器(qi)人走入汽車(che)生產車(che)間,還(huan)同時探索從內卷中突(tu)圍的技術(shu)機遇。

一、造車又造“人”,小鵬汽車的人形機器人之路

“將來智能汽車的廠商都會同時是智能機器人的廠商,相信智(zhi)能(neng)汽車跟智(zhi)能(neng)機器人將來會是(shi)一致的產業,且能夠產生1+1>2的(de)效應。”何小鵬(peng)曾公(gong)開表示。

從2020年開始,何(he)小鵬就在社交媒體(ti)表達對通用機器人的興趣,并稱,2025-2040年,人形機器人將(jiang)會逐步走(zou)向家(jia)庭(ting)與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2020年,小鵬汽車完成了對國內最早做足式機器人研發的公司之一——多(duo)夠(gou)機器人的管理層收購,隨后成立鵬行智(zhi)能(neng),正(zheng)式開啟人形機(ji)器人的(de)道路(lu)。

2021年9月,鵬行智能發布了首(shou)款智能機器(qi)馬的第三代(dai)原(yuan)型機,其內部代(dai)號為「小白(bai)龍(long)」。這款(kuan)智(zhi)能(neng)機器馬基于(yu)“暖科技”設(she)計理念,具備可騎乘(cheng)、強自(zi)主運(yun)動、情感(gan)化交互的能(neng)力,主要用于(yu)滿足未(wei)成年(nian)人的騎乘(cheng)需求。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2022年7月,鵬行智能宣布完成A輪融資簽約,該輪融資超1億美元(yuan)。此輪融資領投(tou)方(fang)之一為IDG資本,小鵬汽車等股東跟投(tou)。

2023年9月,小鵬汽車發布公告,提到以9896萬美(mei)元的價格,收購鵬行余下的74.82%股份(fen),以加強小鵬汽車在(zai)通用人型智能機器人的研(yan)發領域的實力。

在2023年1024科技日,鵬行智能正式發布第一款雙足人形機器人PX5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身高1.5米的PX5擁有全地(di)形穩定(ding)行走(zou)能力,能夠適應草地、碎石等(deng)多(duo)種(zhong)復雜(za)地方,甚至對于人為(wei)的沖擊都能夠保持平(ping)衡(heng)性。

另外,配備了觸覺傳感器的PX5還擁有精細(xi)的操(cao)作能力(li),并且(qie)單手(shou)具有11個自(zi)由度,把(ba)(ba)礦泉(quan)水瓶(ping)中的水倒入杯中、穩穩地(di)握住一把(ba)(ba)螺(luo)絲刀、捏起(qi)一支(zhi)筆、抽出面巾紙(zhi)、踢足球、越野跑、騎平衡車(che)……這些動作對PX5而言,都(dou)不在(zai)話下。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2024年(nian)3月18日,在英偉達(da)2024年(nian)GTC大會上,英偉達(da)創始人(ren)(ren)兼CEO黃仁(ren)勛推出(chu)了人(ren)(ren)形(xing)機(ji)器人(ren)(ren)通用(yong)基(ji)礎模型Project GR00T,并與(yu)九臺人(ren)(ren)形(xing)機(ji)器人(ren)(ren)集體亮相,PX5正是其中之一。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不過,當時PX5發布時并(bing)沒有體現手(shou)指(zhi)靈活度等方面的內容。

從本次何小鵬在微博發布的靈活的“鋼鐵手替”來看,過去的這段時間,鵬行智能很有可能重點研究了人形機器(qi)人觸(chu)覺感知等(deng)方(fang)面技術,并獲得了(le)一(yi)定的成果,這些(xie)成果有可能在今年的科(ke)技日(ri)公布(bu)。

二、從進廠打工到進店賣車,中外車企加速機器人落地

最早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的車企,是本田

1986年(nian),本田就開(kai)始著手打造行走機器人,但當時是出于(yu)技術研究而非車間應用(yong)。

2000年,本田成功推出人形機器人ASIMO,是全球最(zui)早具備人(ren)類(lei)雙足行走能力的類(lei)人(ren)型機器人(ren)。經過多次迭代,最(zui)終形態的ASIMO具有57個活動(dong)關節(jie),可(ke)(ke)以(yi)輕(qing)松模仿(fang)人(ren)類(lei)跳(tiao)舞,身體靈活度(du)很高,電池續航可(ke)(ke)達到40分鐘(zhong),可(ke)(ke)以(yi)用日語、漢語和英語三種(zhong)不同的語言與(yu)人(ren)交流。

不過2018年,因為Asimo難以實現商業化(hua),本田(tian)宣布停(ting)止相關研發工作。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在本田之后,豐(feng)田也開(kai)(kai)始布(bu)局(ju)人(ren)(ren)(ren)形(xing)機(ji)(ji)器人(ren)(ren)(ren)賽道。從2003年開(kai)(kai)始,豐田(tian)就(jiu)曾陸續發布(bu)音樂伙伴機(ji)(ji)器人(ren)(ren)(ren)、會(hui)跑步的(de)人(ren)(ren)(ren)形(xing)機(ji)(ji)器人(ren)(ren)(ren)、會(hui)投籃的(de)機(ji)(ji)器人(ren)(ren)(ren)等。

2017年,豐田發布了第三代機器人T-HR3。這是一款能(neng)夠(gou)同(tong)步模仿人類動作的機(ji)器(qi)人,操作者可以(yi)坐在(zai)裝有傳感器(qi)的椅子(zi)上,由系統將動作信號(hao)發送給機(ji)器(qi)人。T-HR3業務場景規劃主(zhu)要(yao)集中在(zai)家庭、醫院、建筑工地(di)、災區等。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2024年,豐田推出軟人形(xing)機(ji)器(qi)(qi)人Punyo,并表示希望通(tong)過Punyo將人形(xing)機(ji)器(qi)(qi)人向(xiang)前(qian)推進一步(bu)。

而真正把人形機器人賽道變成風口的車企,是特(te)斯(si)拉

2021年8月,馬斯克官宣特斯拉人形機器人Tesla Bot。這款機器人被(bei)設定為高 5 英尺(chi) 8 英寸,重(zhong) 125 磅(bang),具有承載(zai) 45 磅(bang)和舉起 150 磅(bang)等能力,主要(yao)是用來執行一些被(bei)認為危險(xian)、重(zhong)復和無聊的任務。不過,當時這款機器人還(huan)僅(jin)僅(jin)是幾(ji)張存在(zai)于屏幕上的PPT概念圖。

2022年,特斯拉正式推出人形機器人Optimus。之后,Optimus不斷更新迭代。第二代機器人已于2023年12月發布,整個身體的自由度超過200多個,其仿生手指非常靈活,擁有27個自由度,步行速度相比第一代提升30%,且能夠自然行走。

今年5月,特(te)斯(si)(si)拉(la)發布 Optimus 進入(ru)車間工作的視頻,它(ta)能夠(gou)將特(te)斯(si)(si)拉(la)工廠4680型(xing)電池單體精確地分(fen)類并(bing)插入(ru)托盤,并(bing)繞著辦公室行(xing)走,不僅走得更快,走的距離也(ye)越來越遠了。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今年7月22日,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將在明年開始使用自家的人形機器人。消息一出,一夜之間特斯拉股價大漲超5%,市值暴增了約2800億人民幣(bi)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今年(nian)1月,人(ren)形機器(qi)人(ren)初創(chuang)公司Figure AI宣布(bu)與(yu)寶馬(ma)達成商業合(he)作協議,將Figure 01引入寶馬(ma)的美國制(zhi)造(zao)工廠。Figure AI將從(cong)部署少量人(ren)形機器(qi)人(ren)開始,逐漸覆蓋更多總(zong)裝車間崗位(wei),整個(ge)適配過(guo)程將持續12-24個(ge)月左右。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而國內車企,近些年來也在以投(tou)資或者自主研發的方式開展機(ji)器(qi)人(ren)布局。

2023年8月,比亞迪參與了初創企業智元機器(qi)人的A++輪融資,持股(gu)比(bi)例為3.76%,成(cheng)為國(guo)內首家投(tou)資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ye)的車企。

智元機器人成立于2023年(nian)2月,由曾經的(de)華為“天才少年(nian)”稚暉君創(chuang)辦。

同年8月18日,智元機器人發布了遠征(zheng)A1。在(zai)發布會上,團隊就提到(dao)過它(ta)“在(zai)工廠(chang)打工的場景”,例如到(dao)新(xin)能源汽(qi)車工廠(chang)裝配(pei)底盤(pan)。當(dang)時(shi),團隊還透露已經在(zai)和國產(chan)頭部汽(qi)車廠(chang)商(shang)進行密切洽談,而頭部汽(qi)車廠(chang)商(shang)應該就是比(bi)亞(ya)迪。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2024年4月,奇瑞汽(qi)車在CEO大會上宣布,奇瑞將邁入人形機器人工程的前沿,并展示了一款名為Mornine的雙足機器人。

不過,奇瑞汽車在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定位上較為與眾不同。不同于在汽車生產線上使用機器人的通常做法,奇瑞汽車將Mornine定位于門店導購角色。

奇瑞與AI公司Aimoga合作,給Mornine裝備了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LLM)。這使得Mornine不僅可以理解顧(gu)客的詢問,還能夠根據顧(gu)客的需要(yao)提供專業的建議和講解。

此外,Mornine內還置了一個專門的汽車專家模型庫,這不(bu)僅覆蓋了奇瑞的(de)所有車(che)型信(xin)息,還融入了業界的(de)最(zui)新洞察(cha),讓Mornine不(bu)僅僅是一個機器(qi)人導購,更是一個行業內的(de)知識(shi)專家(jia)。

造車又造人,小鵬機器手亮相,車企怎么這么青睞人形機器人?

今年2月,優(you)必選Walker S進入蔚來合肥基地總裝車(che)間。在流水線上(shang),Walker S可以進行門鎖質檢(jian)、車(che)燈蓋、板檢(jian)測、安全帶(dai)檢(jian)測、貼車(che)標等工作,覆蓋多個生產環節,同時還能與人(ren)類員工互(hu)相配合,完成汽車(che)裝配及質量檢(jian)查作業(ye)。

之后,優必選又緊鑼密鼓地東風(feng)柳汽、一汽大眾青(qing)島(dao)公司達成合作(zuo),將進一步(bu)加(jia)快人(ren)形機器(qi)人(ren)在汽(qi)車(che)生(sheng)產車(che)間的(de)應用落地。

結語:人形機器人,車企突圍內卷的籌碼

各大車企紛紛入局人形機器人,不僅是為了讓機器人們“進廠打工”,填補那些缺人的工作崗位,為工廠創造生產(chan)力價值,更(geng)是因為看中了(le)人(ren)形機器人(ren)背后廣闊的應(ying)用領域和極高的商業(ye)價(jia)值(zhi)。

在車企內(nei)卷(juan)日益卷(juan)出新高(gao)度的當下(xia),人形機器人也(ye)讓車企看到了(le)走出內(nei)卷(juan)的新希望(wang)。

智能汽車與人形機器人同為機器人屬性,兩者存在技術上的同(tong)源性。車企過去(qu)在(zai)造車上積累下來的(de)視覺(jue)算法(fa)、芯片、電機等技術(shu)都能(neng)快速(su)遷移到造“人”上,而(er)若在(zai)人形機器人身(shen)上取得了AI算法(fa)、電機控(kong)制技術(shu)等的(de)進步,也同(tong)樣(yang)可以應用于汽車研(yan)發中(zhong)。

兩者的相互作用,能夠降低研發成本,并加速技術突破與產業(ye)升級

或許正如馬斯克在今年5月的發布會上所說的,“未來特斯拉(la)的長期價值(zhi),大部分體(ti)現(xian)在人(ren)形機器人(ren)。”對眾(zhong)多車企(qi)來說,人(ren)(ren)形機器人(ren)(ren),正是(shi)它(ta)們在未來的競爭中證明自己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