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依婷
編輯?|?漠影
智東西12月(yue)13日報道,當地時間12月(yue)11日,計(ji)算語言學(xue)會(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ACL)宣布2024年度(du)ACL會士(ACL Fellow)名(ming)單,全球有9名(ming)科(ke)學(xue)家入選,其中(zhong)華人有4名(ming),包(bao)括Meta人工智能研(yan)究院(yuan)研(yan)究科(ke)學(xue)家Scott Wen-tau Yih、微(wei)軟公司杰出科(ke)學(xue)家兼副(fu)總裁高劍峰、滑鐵盧大學(xue)David R. Cheriton計(ji)算機科(ke)學(xue)學(xue)院(yuan)David R. Cheriton講席教授Jimmy Lin、哈爾濱工業大學(xue)(深(shen)圳)教授張(zhang)民。
和前兩年相比,今年入(ru)選(xuan)(xuan)ACL Fellow的(de)華人(ren)科學(xue)家(jia)數(shu)量(liang)明(ming)顯上升(sheng)。2023年僅有瀾舟科技創(chuang)始人(ren)兼CEO周(zhou)明(ming)一位華人(ren)入(ru)選(xuan)(xuan),2022年則僅有清華大學(xue)人(ren)工智能(neng)研究院(yuan)常務副院(yuan)長(chang)孫茂松入(ru)選(xuan)(xuan)。
ACL是國際頂(ding)級(ji)學(xue)(xue)術與(yu)專業協會(hui),面向從事(shi)計算語(yu)(yu)言(yan)學(xue)(xue)或自然語(yu)(yu)言(yan)處理(NLP)研究的(de)(de)科學(xue)(xue)家和專業人士(shi)。該協會(hui)成立(li)于1962年,至今已有62年歷(li)史(shi),最初名為(wei)“機器(qi)翻譯與(yu)計算語(yu)(yu)言(yan)學(xue)(xue)協會(hui)(AMTCL)”,于1968年更名為(wei)ACL。ACL的(de)(de)主(zhu)要活動包括每(mei)年夏季舉(ju)辦的(de)(de)年度會(hui)議(yi),以及資助由(you)麻(ma)省理工學(xue)(xue)院出(chu)(chu)版(ban)社(she)出(chu)(chu)版(ban)的(de)(de)《計算語(yu)(yu)言(yan)學(xue)(xue)》期(qi)刊。
以下是入選(xuan)2024 ACL Fellow的科學(xue)家(jia):
1、Scott Wen-tau Yih,來自Meta人工(gong)智能研究(jiu)院(FAIR),ACL表彰其對信息抽取和問答(da)系統、神經(jing)網絡檢(jian)索和檢(jian)索增強生成(RAG)做出的(de)重要貢獻。
根(gen)據(ju)Scott Wen-tau Yih的個(ge)人主頁(ye),他(ta)是FAIR的研究(jiu)科(ke)學家,專(zhuan)注(zhu)于自然(ran)語言(yan)處理、機器學習和(he)信息(xi)檢(jian)索領域的研究(jiu)。在FAIR,他(ta)的工(gong)作重點是連(lian)續(xu)表示和(he)神經網絡模型,并將其應用于知識庫嵌(qian)入、語義解析(xi)和(he)問答系統。
加入FAIR之前(qian),他曾是艾(ai)倫人(ren)工智能研究(jiu)(jiu)所的首席(xi)研究(jiu)(jiu)科(ke)學家,更早之前(qian)是微軟亞洲研究(jiu)(jiu)院(yuan)的高級研究(jiu)(jiu)員(yuan)。1991年(nian)至1997年(nian),他在(zai)中國臺灣大學獲得(de)了計算(suan)機科(ke)學學士(shi)和碩士(shi)學位;1999年(nian)至2005年(nian)在(zai)伊利諾(nuo)伊大學厄(e)香(xiang)檳分校獲得(de)了計算(suan)機科(ke)學博(bo)士(shi)學位。
2、高劍峰,來自微(wei)軟公司,ACL表彰其在面向網絡搜索、自然語言處(chu)理(li)和(he)對話系(xi)統(tong)的機(ji)器學習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
高劍峰是微軟公司杰(jie)出(chu)科(ke)學(xue)家兼副總裁(cai),美國(guo)電(dian)(dian)氣電(dian)(dian)子工程(cheng)師學(xue)會(hui)(hui)會(hui)(hui)士(shi)(IEEE Fellow)、國(guo)際(ji)計(ji)算機學(xue)會(hui)(hui)會(hui)(hui)士(shi)(ACM Fellow)、亞太人工智能學(xue)會(hui)(hui)會(hui)(hui)士(shi)(AAIA Fellow)。
今年是高劍峰(feng)在微軟(ruan)(ruan)工(gong)作的第(di)25年。目前(qian)在微軟(ruan)(ruan),他負責領導微軟(ruan)(ruan)研究院深度(du)學(xue)習小(xiao)組。該小(xiao)組的工(gong)作是推進(jin)深度(du)學(xue)習及(ji)其在自然(ran)語言和圖像理解中的應用(yong),并在對話模型和方法領域取得(de)進(jin)展。
3、Jimmy Lin,來自滑鐵盧大學,ACL表彰其對問答和信息檢索的重要貢獻。
Jimmy Lin是滑鐵盧(lu)大學David R. Cheriton計(ji)算機科(ke)學學院David R. Cheriton講席教授。在(zai)(zai)此之前,他曾在(zai)(zai)馬里(li)蘭大學任職。2004年(nian),他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與計(ji)算機科(ke)學博士學位(wei)。
Jimmy Lin從事信息檢索(suo)、自然語言(yan)處理和數(shu)據(ju)管理交叉領(ling)域的(de)工作。他在(zai)個人主(zhu)頁(ye)寫道:“我的(de)研究旨(zhi)在(zai)構建幫助用戶理解海量數(shu)據(ju)的(de)工具。”
目前,Jimmy Lin是Primal公(gong)(gong)司(si)的首席科學家。這是一(yi)家位于加拿(na)大滑鐵盧的公(gong)(gong)司(si),該公(gong)(gong)司(si)面向(xiang)企業客戶提供AI解決方案。2010年至(zhi)2012年間(jian),Jimmy Lin就職于Twitter,從事(shi)用戶搜索(suo)推薦等相關工(gong)作。
4、張民,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ACL表彰其對機器翻譯、句法分析,以及中國和東南亞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持續服務做出的重要貢獻。
張(zhang)民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長(chang)期從事(shi)自然語(yu)言處理和(he)機器(qi)翻譯研究。
1991年(nian)至(zhi)1997年(nian),他于哈(ha)(ha)爾(er)濱工業(ye)大(da)學(xue)先后獲學(xue)士(shi)(shi)、碩士(shi)(shi)、博士(shi)(shi)學(xue)位;1997年(nian)至(zhi)1999年(nian)在韓國(guo)科(ke)學(xue)技術大(da)學(xue)從事(shi)博士(shi)(shi)后研(yan)(yan)究(jiu),后在新(xin)加坡工作(zuo),曾任新(xin)加坡信息通信技術研(yan)(yan)究(jiu)院研(yan)(yan)究(jiu)員。2012年(nian),張民擔任蘇(su)州大(da)學(xue)計算(suan)機(ji)科(ke)學(xue)與技術學(xue)院副院長、特(te)聘教授、博士(shi)(shi)生導(dao)師,并(bing)于2020年(nian)7月任院長,后在2021年(nian)末離(li)開蘇(su)州大(da)學(xue),入職哈(ha)(ha)爾(er)濱工業(ye)大(da)學(xue)(深圳)。
5、Philipp Koehn,來自(zi)約(yue)翰斯·霍(huo)普金斯大學(xue),ACL表(biao)彰其(qi)在(zai)統計和神(shen)經(jing)機(ji)器翻譯、機(ji)器翻譯評估領(ling)域的重要貢(gong)獻,以及其(qi)在(zai)開(kai)源軟件和數(shu)據集(ji)方面的領(ling)導地位。
Philipp Koehn是(shi)約(yue)翰斯(si)(si)·霍普金斯(si)(si)大學計算(suan)機(ji)(ji)(ji)科(ke)學教(jiao)授,因在機(ji)(ji)(ji)器(qi)(qi)翻譯和(he)機(ji)(ji)(ji)器(qi)(qi)學習領域的研(yan)究與應(ying)用而享譽全球。他的工作(zuo)主要集(ji)中在開發(fa)和(he)理解數據驅動的方法,以解決(jue)長期存在的實際問題。
他(ta)隸屬(shu)于(yu)(yu)Whiting School語言與語音處理中(zhong)心。曾任職于(yu)(yu)愛丁堡大(da)學信息學學院,并擔任機器(qi)翻譯(yi)(yi)教(jiao)授兼學科負責人。他(ta)是機器(qi)翻譯(yi)(yi)領域開(kai)創性(xing)教(jiao)材(cai)《神經機器(qi)翻譯(yi)(yi)》(劍橋(qiao)大(da)學出(chu)版(ban)社(she),2020年)和《統計機器(qi)翻譯(yi)(yi)》(劍橋(qiao)大(da)學出(chu)版(ban)社(she),2009年)的(de)作者,還有(you)(或共有(you))五項(xiang)機器(qi)翻譯(yi)(yi)方(fang)面(mian)的(de)專(zhuan)利。
6、James Pustejovsky,來自布蘭迪斯大學,ACL表彰其對計算語義學、謂詞論元結構以及詞匯、空間和時間關系的形式化做出的重要貢獻。
7、Dilek Hakkani-Tur,來(lai)自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na)-香檳分校,ACL表(biao)彰其(qi)在(zai)對話建模、口語理解和對話系統的機(ji)器學習(xi)方(fang)法(fa)上面做出的重(zhong)要貢獻(xian)。
Dilek Hakkani-Tur是伊利(li)諾伊大(da)學(xue)(xue)厄巴納-香檳分校的(de)計(ji)算機科學(xue)(xue)教(jiao)授(shou),2018年(nian)至2023年(nian)間(jian)在(zai)亞馬遜Alexa AI擔任高級首(shou)席科學(xue)(xue)家,從事機器自然語言對話(hua)工(gong)作。她(ta)還在(zai)谷歌研究(jiu)(jiu)院(yuan)、微軟研究(jiu)(jiu)院(yuan)等機構工(gong)作過。
Dilek Hakkani-Tur的(de)研究領(ling)域(yu)包括對(dui)話式(shi)AI、自然語言和語音(yin)處理、口語對(dui)話系統以(yi)及用(yong)于語言處理的(de)機(ji)器(qi)學習。她擁有80多項授權專利,并在這(zhe)些(xie)領(ling)域(yu)與人合著(zhu)了300多篇(pian)論文(wen)。
她于1994年獲得了中東理工(gong)大學(xue)學(xue)士學(xue)位(wei),在1996年和2000年分別(bie)獲得了比爾肯特大學(xue)計算機工(gong)程系碩士學(xue)位(wei)和博士學(xue)位(wei)。
8、Massimo Poesio,來自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及烏(wu)得勒支大學,ACL稱其(qi)對指代和照應的理論(lun)與(yu)實(shi)踐,以(yi)及語料庫開發的合理方(fang)法論(lun)做出了重要貢(gong)獻。
根據Massimo Poesio的(de)個(ge)人主頁信息,他是倫敦(dun)瑪麗女王(wang)大學(xue)(xue)電子工程與計算(suan)機科(ke)學(xue)(xue)學(xue)(xue)院的(de)計算(suan)語(yu)言學(xue)(xue)全職教授(shou),并且是該校認知科(ke)學(xue)(xue)、游戲(xi)與人工智能研究小組的(de)成員。同時,他還是烏得勒支大學(xue)(xue)信息與計算(suan)科(ke)學(xue)(xue)系自然語(yu)言處理小組的(de)自然語(yu)言理解全職教授(shou)。
他將自(zi)(zi)己稱為“一名數據(ju)驅(qu)動(dong)的(de)形式(shi)語(yu)(yu)義學家”,他利用(yong)來自(zi)(zi)語(yu)(yu)料庫、心理(li)學和神經科學的(de)證據(ju),通過(guo)統(tong)計和機(ji)器學習方(fang)法進行分析,來檢(jian)驗以數學精確方(fang)式(shi)表述的(de)語(yu)(yu)義和語(yu)(yu)用(yong)解釋假(jia)設。他還參與了一些將自(zi)(zi)然(ran)語(yu)(yu)言處理(li)方(fang)法應用(yong)于現實問題的(de)項目,如在線(xian)欺詐(zha)檢(jian)測和攻(gong)擊(ji)性語(yu)(yu)言檢(jian)測。
9、Lucy Vanderwende,來(lai)自微(wei)軟公(gong)司,ACL表彰其在自由文本的(de)(de)語義知識獲(huo)取、文本摘(zhai)要(yao)以及生(sheng)物醫學文本信息抽取方面(mian)所做(zuo)出的(de)(de)重要(yao)貢(gong)獻(xian)。
Lucy Vanderwende在喬治敦大學(xue)獲得了(le)計算語(yu)言學(xue)博(bo)士學(xue)位(wei)。1988年(nian)(nian)至1990年(nian)(nian),她(ta)在IBM Bethesda從事自然語(yu)言處理工(gong)作;1991年(nian)(nian),她(ta)在新加坡的系統科學(xue)研究所(suo)擔(dan)任(ren)訪問科學(xue)家。
1992年(nian)以來,Lucy Vanderwende一直(zhi)在(zai)微軟(ruan)研究院工作。
來源:ACL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