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前瞻(公眾號:robot_pro)
作者?|??許麗思
編輯?|??漠影

機器人前瞻1月7日報道,今天,智平方宣布完成數億元Pre-A輪戰略融資,由達晨財智與敦鴻資產聯合領投,基石資本跟投。這是2025年具身智能領域的首筆數億融資,智平方的歷史投資人還包括 SEE Fund、清智資本及國投創盈等知名機構。
據了解,智平方的國產具身大模型,在通用空間感知、泛化操作成功率上大幅超越硅谷頭部模型,其軟件產品AI2R Brain以及Alpha Bot愛寶機器人已得到業內廣泛認可。

一、國家創新領軍人才帶隊,唯一經歷多代智能終端成功的團隊

智平方由國家級創新領軍人才郭彥東博士創立。他是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師從AI領域的美國工程院院士Jan P. Allebach和Charles A. Bouman,擁有超過15年的AI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經驗。
微軟美國總部核心AI團隊任職期間,郭博士曾與全球頂尖AI科學家一起工作,任職期間主導開發了多款AI前沿技術和產品,其中Custom Vision 服務是全球范圍內首次將“預訓練模型+場景微調”商業化的實踐嘗試。

具身智能迎來開年首筆數億融資!深圳企業拿下

在創業之前,郭博士曾任小鵬汽車和OPPO的首席科學家與研發高管,將AI原創硬核研發與手機、汽車兩大智能終端相結合,推動和主導多款產品。
除了郭博士以外,智平方核心成員來自微軟、小鵬、OPPO、Momenta等國際領先企業,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加州伯克利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知名學府。

二、發力空間感知基礎模型的研發,比PI更早確立“端到端”技術范式

2024年4月,李飛飛教授成立World Labs并聚焦空間智能研發,全行業都廣泛認可空間推理能力的重要性。智平方敏銳洞察到這一核心難題,從2023年初便基于多年knowhow積累,發力空間感知基礎模型的研發。
智平方團隊原創模型結構,構建海量數據源,并用增量技術節約訓練開支,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智平方的空間感知基礎模型在多個任務上超越了硅谷頭部企業的SOTA模型
2024年6月,PI(Physical Intelligence)的成立吸引了廣泛關注,采用的VLA端到端范式被認為是具身智能的“終局”方案,行業將其視為具身智能領域的標桿,許多創業公司紛紛跟隨效仿。然而,早在PI成立之前,智平方已經悄然確定了“端到端”的技術范式,并在關鍵領域率先實現突破。
郭博士強調:“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成功預判是創業的核心能力之一。”2024年6月,智平方與北京大學合作推出了針對操作機器人的 RoboMamba端到端具身大模型。這一模型不僅比PI的 OpenVLA 更早公開應用,還在未見任務(Unseen Task)的泛化能力上顯著超越Google的RT系列模型。
這一突破性成果,讓智平方成功入選人工智能頂級會議NeurIPS2024,是中國具身創業公司首次在VLA端到端方向國際發聲。

三、具身智能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結語:具身智能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作為“產業派+技術創新派”融合的代表,智平方自主研發的AI2R Brain具身大模型,已成功部署于Alpha Bot系列機器人。
Alpha Bot系列的最新產品Alpha Bot1S融合了輪式設計、折疊升降結構與高自由度的機械臂,超長續航,仿人形態支持多任務切換,能夠在高度靈活、柔性、多樣的場景中,精準感知世界,實現“在任意場景、操作任意物體、完成多樣任務”。

具身智能迎來開年首筆數億融資!深圳企業拿下

智平方正在加速實現具身智能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目標。憑借硬核技術,他們為柔性工業總裝、物料搬運、公共服務等場景提供了解決方案。
智平方表示,目前已簽約多家國內外一線車企、高端制造企業及互聯網巨頭,獲得大量商業訂單,并于2024年實現數千萬確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