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AI前瞻(公眾號:zhidxcomAI)
作者 | 江宇
編輯 | 漠影

在AI能力驟然突進的當(dang)口,Replit曾“不留(liu)后(hou)路”,All in Agent。

智東西8月14日報道,近日,在YC孵化的AI開發平臺Replit創始人兼CEO Amjad Masad接(jie)受播客《The Breakdown》采(cai)訪(主持(chi)人(ren)(ren)為Monzo創(chuang)始人(ren)(ren)Tom Blomfield與(yu)Google Photos前負責人(ren)(ren)David Lieb),首次系統回顧了(le)這場轉(zhuan)型(xing)的全過程——從裁員押注Agent、背水一(yi)戰,到能力成(cheng)熟后的爆發式(shi)增長,再到重(zhong)新(xin)定(ding)義“誰能做(zuo)出(chu)軟件”。

Replit CEO創業復盤:押上Agent、裁掉半數員工,換來估值破200億的暴漲

▲Replit創始(shi)人兼CEO Amjad Masad

就在不久前的7月30日,Replit剛完成一輪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新融資,由Prysm Capital領投,估值超過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元)。相比2023年4月的11.6億美元估值(約合人民幣83億元),僅兩年時間內估值實現超兩倍躍升,成為“vibe coding”浪潮中的關鍵玩家(jia)。

Replit由Amjad于2016年創立,并在2018年加入YC,最初是一個面向編程學習者的Web開發環境工具。而如今,Replit已成長為AI編程平臺,在AI Agent輔助開發方向上取得實質性突破。自Agent上線以來,其年化經常性收入(ARR)從1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千萬元)躍升至1億(約合人民幣7.2億元)美元,僅用時9個月

截至2025年(nian)2月(yue),Replit團隊已擴展至包括來自(zi)Google、Facebook、Spotify等(deng)公司的前創始人(ren)、設計師與工(gong)程師。2023年(nian)6月(yue),前Google Labs應用研究(jiu)主管Michele Catasta加入Replit,出任AI副總(zong)裁,后晉(jin)升(sheng)為公司總(zong)裁。

在那場(chang)首次系(xi)統回顧Replit轉型的播客采訪中,Amjad提(ti)到(dao)了(le)八個最值得關注的要點,從(cong)一場(chang)押注開始(shi),Replit一步(bu)步(bu)用(yong)Agent改變了(le)開發方式與用(yong)戶角色。

1、Replit“換了主航道”,Agent進入可用區間

這場轉型始于一次生死時刻。Replit因燒錢過快而大規模裁員,創始人Amjad Masad坦言:“我們裁掉了一半人,另外又有15到20人離開了。”Replit把(ba)全(quan)部籌碼壓在Agent上。

彼時Agent尚未成熟,Amjad幾次嘗試均未成功,最多只能連貫運行幾分鐘。直到Claude 3.5的發布帶來關鍵突破,首次實現5到10分鐘的穩定推理和可靠的代碼生成,Agent才具備實用性,Replit也由此重回增長軌道。

推動這場轉型成功的根本,在于底層AI能力的躍遷。GPT-3.5時期,Agent頂多可連續執行任務5-10分鐘,Claude 3.5將上限拉升到1小時,Claude Opus更達到了7小時穩定執行

在Amjad看來,這意味著Agent已能完成一個工程師全天的工作,且效率更高。連貫性、上下文記憶和“任務鏈”的打通,才真正讓Agent走向“生產可用”。

2、可試錯、可回滾,infra才是Agent真正的“護城河”

為了讓Agent真正勝任復雜任務,Replit也不再是一味追求模型能力,而是在系統層構建出“快照式事務系統”——每一步操作都可被記錄、回滾、分支,允(yun)許Agent生成多(duo)個(ge)解法后自動比對并選擇(ze)最(zui)優。

這種機制讓AI具備了類似“人類工程師在白板上畫思路、選路徑”的能力,也讓Agent第一次可以嘗試“并行式開發”。

Amjad提到,他聽說OpenAI在Codex項(xiang)目中曾(ceng)讓多個團隊(dui)同時嘗試不(bu)同方(fang)案(an),“有點像喬布斯在蘋果時的做法,看看誰做得更好”。

他認為這樣的(de)策(ce)略雖然(ran)對人類(lei)團隊來說成本(ben)高(gao),但在(zai)大型模型上可以低成本(ben)復制,“你可以做100次,然(ran)后選(xuan)最好(hao)的(de)一個”。這種生成多個版(ban)本(ben)、挑選(xuan)最優解的(de)方式,也讓(rang)AI在(zai)復雜任務中擁有更大的(de)容錯空間(jian)。

他坦言(yan),雖然(ran)這些系(xi)統(tong)工程不像模型本(ben)身(shen)那樣顯眼,但(dan)正是它們構成了Replit目前(qian)的(de)領(ling)先(xian)優(you)勢。

3、誰在用Replit Agent?答案是:非程序員

隨著Agent技術逐漸成熟,一個關鍵變化也開始顯現:越來越多用戶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程序員,而是產品經理、設(she)計師,甚至運營人員(yuan)。

Replit觀察到,許多PM已(yi)能通(tong)過Agent完成A/B測試、功(gong)能搭建(jian)等任務,部(bu)分用戶甚(shen)至直接(jie)將原(yuan)型部(bu)署上線,跳過工程環節。

這種“非工程部署”行為(wei)雖然(ran)提(ti)升了(le)速度,卻(que)也(ye)引發(fa)了(le)團(tuan)隊內部對責任歸屬的討論,比如(ru)誰來處理Bug、誰負(fu)責維護(On-call)等問題。Amjad稱這是一次(ci)“賦權”,他也(ye)表明團(tuan)隊在重新思考產品經(jing)理、設(she)計師和工程師之間(jian)的角(jiao)色(se)邊界。

4、安全仍是硬傷,Replit選擇“替用戶兜底”

Agent讓(rang)更(geng)多非程序員能發布應用,但AI生成(cheng)的代(dai)碼并不總是(shi)安全。Amjad指出(chu),當前大(da)模型在權限認證、哈希算法(fa)、密(mi)鑰處理等環節表現糟糕(gao),甚(shen)至容易誤(wu)生成(cheng)“繞過登錄(lu)”的后門代(dai)碼。

對此,Replit選擇內建標準化OAuth模(mo)塊(kuai)、集成第三方安全掃描(miao),讓Agent在部署(shu)前嘗試自動修復問題。

5、Agent不只是“工具欄”,是隨時響應的“數字搭檔”

角色變化,也改變了交互方式。Replit提出了“環境式開發”(environment-building”)設想:用戶在電(dian)腦端(duan)啟動(dong)一個項目(mu),離(li)開后可在手機上(shang)收到Agent的(de)進(jin)度更新,并通過簡單回復(fu)推動(dong)下(xia)一個任務。

他指(zhi)出,相(xiang)較于(yu)工程師(shi),產品經(jing)理(li)、設(she)計師(shi)等用戶(hu)不會(hui)長時(shi)間坐在電腦前,因此(ci)更需(xu)要支持(chi)移動端的交互方式。

6、“黑箱”問題浮現,Replit嘗試更直觀的交互方式

Amjad提(ti)到,當用戶嘗(chang)試用Agent構建更復雜的(de)邏輯流程時,常(chang)常(chang)難以看清系統在(zai)做什么,“整個(ge)過程就(jiu)像一(yi)個(ge)黑箱子”。

他指出,雖然通過自然語言生成代碼非常強大,但“自然語言是模糊的”,用戶很難判斷結果是否正確。因(yin)此,他們(men)正在探(tan)索一種(zhong)結合自然語言與圖形(xing)化界面的方式,幫助用戶(hu)更直觀地理(li)解邏輯。

他提到(dao)Smalltalk作(zuo)為(wei)(wei)啟發:那是(shi)(shi)一個早期面向對象編程系統(tong)(tong),用戶通(tong)過“對象”與系統(tong)(tong)交(jiao)互(hu),而(er)不是(shi)(shi)直(zhi)接操作(zuo)文件。他認為(wei)(wei)類(lei)似(si)的(de)交(jiao)互(hu)模式可(ke)能有助于(yu)提升Agent系統(tong)(tong)的(de)可(ke)理解(jie)性。

7、不開放模型選擇,把注意力放回“結果本身”

與其他允許用戶在Claude、Gemini等模型之間切換的Cursor、Windsurf等平臺不同,Replit并未向用戶公開底層模型的選擇

他指出,Gemini發(fa)布后,許多(duo)用戶因(yin)關(guan)注熱度而(er)提出使用請求,但(dan)Replit評(ping)估(gu)發(fa)現,其在某些任(ren)務(wu)中不如Claude穩定,特別(bie)是在工具(ju)調用等方面表現較弱。

為(wei)此,Replit構建了多(duo)個內部評估系統,及時對新(xin)模(mo)(mo)型(xing)(xing)的性能進(jin)行(xing)測試。Amjad稱,他們更關注模(mo)(mo)型(xing)(xing)在用戶任務中(zhong)的真實效果,而不是模(mo)(mo)型(xing)(xing)本身的熱度(du)或品(pin)牌。

8、Agent產品正沖擊SaaS市場

Replit Agent所帶(dai)來的影響,遠不止流程效率的提升。Amjad分享(xiang)了一個(ge)用(yong)戶案例:一位用(yong)戶原(yuan)本計劃為公司(si)采購一套15萬美(mei)元(約(yue)合人民幣(bi)107萬元)的軟件(jian),結果自己用(yong)Replit Agent花400美(mei)元(約(yue)合人民幣(bi)2870元)做出替代品(pin),并(bing)以3.2萬美(mei)元(約(yue)合人民幣(bi)23萬元)賣給了雇主。

這種“用Agent造SaaS”的方式正變得常見。他判斷,像Salesforce這類擁有開發者社區和插件生態的平臺型SaaS仍然具備穩定性,但很多垂直類工具正在面臨被Agent替代的風險。這種趨勢,他(ta)認(ren)為“可能已(yi)經體現在一些(xie)指標中。”

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