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東西AI前瞻(公眾號:zhidxcomAI)
作者 | 江宇
編輯 | 漠影
你有沒有懷疑(yi)過,AI也在“打廣(guang)告”?
現在,不止用(yong)戶在用(yong)AI搜(sou)東西,品牌也(ye)開始花錢(qian)研(yan)究“怎么(me)被(bei)AI搜(sou)出來”。
智東西8月26日報道,日前,一家名為Profound的美國初創公司完成超3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的B輪融資,紅杉資本領投,Kleiner Perkins、Khosla Ventures、Saga VC、South Park Commons等跟投。
這家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已經融資近6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它所專注的方向,被稱為“生成式引擎優化”(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不同于傳統SEO的關鍵詞排名邏輯,GEO試圖優化的是另一個關鍵問題:AI模型是否能理解你、引用你、把你推上“答案頁”。AI成為用(yong)戶的“新前門”,內容如何被大模型(xing)識別、抓(zhua)取(qu)和(he)推薦,決定(ding)了品牌曝光和(he)流(liu)量入口(kou)。
一(yi)場圍(wei)繞(rao)內容如何(he)被AI看見(jian)的戰爭正(zheng)在(zai)打響。
一、從被看見到被引用,4家初創搶占GEO先手
國(guo)內的(de)一(yi)些AI搜(sou)索(suo)產(chan)品已經在悄然展示它們的(de)“偏好”:百(bai)度“AI搜(sou)”里提(ti)問,經常跳出的(de)結(jie)果(guo)是多篇百(bai)家號(hao)文章(zhang);在豆包,答(da)案(an)鏈接往往指向(xiang)抖音(yin)視頻;在元寶,AI生成的(de)內容附著的(de)是微信公眾號(hao)圖文。
這(zhe)些(xie)(xie)推(tui)薦,像(xiang)是(shi)AI幫(bang)你答題(ti),也像(xiang)是(shi)平(ping)臺在“順手推(tui)廣”。它們只(zhi)是(shi)因為訓練(lian)時吃進了這(zhe)些(xie)(xie)內容(rong)?還是(shi)平(ping)臺本身(shen)就設(she)計了一套“讓AI看到它們”的方法?
或許,我們正在目睹一(yi)次新的(de)(de)分發變革:AI不僅在回(hui)答,也在管“分發”。當AI助手成為(wei)新的(de)(de)信息入(ru)口,“內(nei)容是否被引用”,可能正變成品牌曝光(guang)的(de)(de)關(guan)鍵(jian)。
而針對這(zhe)一(yi)趨勢,如果說國內平臺的機(ji)制還藏(zang)在(zai)灰箱里,那么在(zai)海外一(yi)批(pi)初創公司已提前下場布局。
1. Profound:用戶走向AI,網站留給機器人和Agent
相(xiang)比(bi)傳統搜索,聊(liao)天(tian)機器人的(de)(de)提問往往更長、更復雜,回(hui)答(da)時也需要(yao)從多個來源(yuan)拼接(jie)信(xin)息。不同AI平臺的(de)(de)抓取方式也不一樣:有的(de)(de)直(zhi)接(jie)引用官網(wang),有的(de)(de)則更依賴第三方內(nei)容,比(bi)如測評網(wang)站。也就(jiu)是(shi)說,不是(shi)企業或品牌寫了內(nei)容AI就(jiu)用,關鍵看它信(xin)誰、抓誰。
Profound上線于2024年,做的就是幫品牌弄清楚自己在這些AI對話界面里,會不會被提到、會怎么被說到。它可以追蹤ChatGPT等AI工具引用了哪些品牌內容,哪些(xie)信息更容易被(bei)“記(ji)住”并(bing)用于生成回答(da)。簡單來說,就是讓企(qi)業(ye)知道怎(zen)么才(cai)能(neng)“出(chu)現在(zai)答(da)案里(li)”。
這(zhe)些能力,已(yi)經(jing)被不少(shao)企業(ye)用(yong)起來了。目(mu)前,Profound已(yi)經(jing)和包括Chime在內(nei)的多(duo)家大型企業(ye)建(jian)立了合作關系(xi)。
風投基金Saga Ventures是(shi)其最(zui)早的投資方之一,Saga聯合創始人(ren)Max Altman(他是(shi)OpenAI聯合創始人(ren)兼CEO Sam Altman的哥哥)就曾指出(chu),客戶對這個(ge)方向的需(xu)求超出(chu)預期。
Profound聯合創始人James Cadwallader也提到,“我們正走向一個‘零點擊互聯網’的(de)未來,消費者只會與ChatGPT這類界面互動(dong),而(er)Chatbot和(he)AI Agent將成為網站(zhan)的(de)主要(yao)訪客。”
2. Athena:前Google搜索員工“拆”AI黑箱
Athena由前Google搜索團隊成員Andrew Yan與Alan Yao創辦,于2025年6月獲得Y Combinator和多家風投共計220萬美元(約合(he)人民幣1575萬元)的種子(zi)輪融(rong)資。
這個平(ping)臺的(de)重(zhong)點在于分析(xi)不同AI模型是怎(zen)么抓取和呈現品(pin)牌信(xin)息的(de)。
Athena的軟件可以“打開”AI模型的黑箱,追蹤它們談論同一品牌時的不同說法,比如誰提到了、怎么描述的、用了誰的內容。最終輸出的是一份建議:企業的官(guan)網(wang)、產(chan)品介(jie)紹、FAQ頁(ye)面,需(xu)要怎么(me)改,才能更容易被模型(xing)抓住重點(dian)。也就(jiu)是說,就(jiu)是幫品牌看清楚(chu)模型(xing)“更信(xin)誰”,再反(fan)過來調整自(zi)己網(wang)站(zhan)的寫法。
目前,Athena已擁有超過100家全球客戶,包括Paperless Post等(deng)早期用戶。
Athena聯合創始人Andrew Yan認為:“過去10到20年,許多公司一直在為谷歌傳統的搜索結果頁的版本做網站優化。而那個谷歌正在迅速、永久地改變。”
▲Athena的聯合創始(shi)人Andrew Yan(左)和Alan Yao
3. Scrunch AI:做個“AI友好版”的官網
Scrunch AI于2023年成立,今年7月獲得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億元)A輪融資,由Decibel領投,Mayfield和 Homebrew等跟投。
▲Scrunch AI的聯合創始人Robert MacCloy(左)和Chris Andrew
它的核心產品是為品牌打造一套“AI專用頁面”(Agent Experience Platform,簡稱 AXP),讓(rang)內容更易被AI抓取,即(ji)使網站(zhan)不(bu)改版(ban)(ban),也可(ke)以給 AI一個“機(ji)器可(ke)讀(du)版(ban)(ban)本”。網站(zhan)繼續為人服務(wu),但AI會看到一個已經“打(da)包好”、結構化的“AI友好版(ban)(ban)”的官網。
根(gen)據Scrunch方面披露,過去(qu)三個月平(ping)臺(tai)客戶(hu)數每月增長超50%,現已(yi)有超過500家品牌使用平(ping)臺(tai),平(ping)均引薦流量(liang)提高(gao)40%,AI平(ping)臺(tai)上的可見性提升最多可達4倍(bei)。
Scrunch聯(lian)合創(chuang)始人兼(jian)CEO Chris Andrew曾直言:“你(ni)的官網不(bu)需要消失,但90%的人類流量(liang)會”,AI Agent已經變成新的流量(liang)來(lai)源。
4. Peec AI:成立五個月,融資700萬歐,還跑出65萬ARR
Peec AI是一家位于柏林的初創企業,成立于2025年,僅用五個月就完成了兩輪融資:4月拿下180萬歐(ou)元(yuan)(約(yue)合人民幣(bi)1289萬元(yuan))Pre?種(zhong)(zhong)子輪,緊接著5月又(you)完成(cheng)520萬歐(ou)元(yuan)(約(yue)合人民幣(bi)3724萬元(yuan))種(zhong)(zhong)子輪,合計約(yue)700萬歐(ou)元(yuan)(約(yue)合人民幣(bi)5013萬元(yuan))。
他們(men)打造的(de)(de),是一(yi)款幫助營(ying)銷團隊提(ti)升AI搜索(如ChatGPT、Perplexity)表現的(de)(de)分(fen)析平臺。其支持的(de)(de)功能(neng)包括監控品牌在AI平臺的(de)(de)出現頻率、對(dui)比競(jing)品、追蹤提(ti)及來源(yuan)、評估影(ying)響力,并給出提(ti)升能(neng)見(jian)度與轉化的(de)(de)策略建(jian)議。
產(chan)品上線僅四個月,Peec AI已實現(xian)65萬(wan)(wan)(wan)歐元(約合人民(min)幣465萬(wan)(wan)(wan)元)年(nian)化經常(chang)性(xing)收(shou)入(ARR),每周(zhou)收(shou)入增(zeng)長約8萬(wan)(wan)(wan)歐元(約合人民(min)幣57萬(wan)(wan)(wan)元)。聯合創始人Marius Meiners稱:“Google搜索(suo)量下降,人們(men)越(yue)來越(yue)轉向(xiang)ChatGPT和 Perplexity,我們(men)要(yao)給品牌提供在新(xin)平臺(tai)取勝的工具。”
二、買東西前先問AI,39%用戶已經這么做了
不僅是創業者,數據也在佐證這場變(bian)革(ge)的到來(lai)。
據Adobe Analytics 2025年3月發布的報告,2024年7月至2025年2月,美國來自生成式AI來源的流量增長了1200%。尤其在2024年假日購物季至圣誕期間,增幅一度高達1950%。
在Adobe對5000名美國用戶的調研中,已有39%使用AI進行網購搜索。其中,55%用(yong)于做購買(mai)研究(jiu),47%獲取商品推薦。
相比傳統渠道,這部分用戶在網頁上停留時間更長、跳出率更低、頁面瀏覽量提升12%。
此外,在高消費場景,比如旅游與金融行業中,AI來源流量分別增長了1700%和1200%。?
消(xiao)費(fei)者(zhe)已習慣于向AI提出“預算在(zai)3000美(mei)元以內(nei)的巴(ba)厘島(dao)旅(lv)行推薦”“如何優化我的稅(shui)務(wu)結構(gou)”等復雜問(wen)題,并從(cong)(cong)AI那(nei)里獲得“答案頁”,從(cong)(cong)而直接下單。
就轉化率(訪問最終變成購買)而言,來自生成式AI的流量目前仍比其他來源低9%。然而,這一(yi)差距(ju)已大幅縮小——2024年7月時差距(ju)高達43%。
結語:GEO的游戲才剛開始,但已有資金和玩家沖進來了
生成(cheng)式引擎優化(GEO)還只是一個新詞,但已經有人提前下注。
無論是(shi)從融資(zi)速(su)度還(huan)是(shi)落地節奏看,GEO這場游(you)戲已經吸引了越(yue)來(lai)越(yue)多的玩家和(he)資(zi)金。
但真正決(jue)定(ding)游戲規則(ze)的玩家還(huan)未亮出底牌。想象一(yi)下:當(dang)OpenAI、Google、騰訊(xun)、阿里、字節這類巨頭開始(shi)公開定(ding)義(yi)“答案頁”展示邏輯,并引入“官(guan)方(fang)收費標準(zhun)”,AI搜索分發是否(fou)會像“推流”那(nei)樣走向(xiang)商(shang)業化(hua)?
對普通用戶(hu)來說,AI不再是信息中立(li)的凈土,我們(men)習慣的“搜索結果”,也可(ke)能正悄然(ran)變成(cheng)“生成(cheng)式廣告(gao)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