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xi)9月11日(ri)報道,今天(tian),在2025 Inclusion·外(wai)灘(tan)大會開幕式上,螞蟻集團(tuan)CEO韓(han)歆毅,小米(mi)集團(tuan)手機部(bu)副(fu)總裁、可穿戴部(bu)總經理張(zhang)雷,金(jin)沙江創投主管合(he)伙人朱嘯(xiao)虎以《破局(ju)與重構:大模型落地產業進行時》為主題展開了圓桌對話,談到各自對超級入口、AI商業模式、中國企業未來機遇的看法。

朱嘯虎:“下一個字節”今年已經成立

韓歆毅認為AI正在吞噬軟件,螞蟻集團專注的醫療場景是用戶剛需且是中高頻需求,因此他們并不擔心商業化,而是將重點放到了高質量的數據、抑制幻覺、醫學倫理三大技術難點上。

張雷提到,Agent在單一、明確的領域已經取代App,但復雜強邏輯賽道短期內無法取代。不同于AI手機、AI PC,AI眼鏡重塑了交互邏輯,實現從被動到主動決策。他透露,目前在眼鏡端用戶喚(huan)醒小愛同學進行操(cao)作的頻率是手機端的6-7倍

朱嘯虎認為AI和軟件會共生共存,大廠不愿意干的臟活累活就是Agent企業的機會。從投資者角度,他們首先要避開(kai)的(de)就是協同(tong)類軟(ruan)件,這個市場會很小,而更容易商業化的就是成熟技術,如去年是會議紀要,今年是Voice Agent(語音Agent)。而中國創業者適合做to C,明年肯定會爆發很多AI應用,中國創業者大有機會

最后(hou),三位大佬還(huan)對當下的(de)AI創業者提出(chu)自己看(kan)好(hao)的(de)方向,韓(han)歆毅看(kan)好(hao)專業領域的(de)服務業,但(dan)他也(ye)提到這(zhe)對從頭創業的(de)年(nian)(nian)輕人(ren)有點難,需要一(yi)定的(de)經驗和資源(yuan)投入;張雷看(kan)好(hao)翻(fan)譯類、助手(shou)類、學(xue)習服務的(de)場景;朱(zhu)嘯虎(hu)認為每一(yi)波周期都很類似,去年(nian)(nian)是(shi)硬件,今(jin)年(nian)(nian)是(shi)AI Infra,明(ming)年(nian)(nian)肯定是(shi)應用大爆發(fa),下一(yi)個字節、快手(shou)、小紅書今(jin)年(nian)(nian)應該(gai)已經成立了。

以下是圓桌對話的精華整理:

一、低代碼軟件已被AI取代,復雜交互場景可能造就超級App

a16z普通合(he)伙人Jennifer Li曾提出(chu):“AI正在吞噬軟件。”

韓歆毅贊同這(zhe)一(yi)觀點,他認為首先軟(ruan)件(jian)是(shi)用相對確(que)定(ding)性的(de)方式解(jie)決確(que)定(ding)性的(de)問題,而(er)這(zhe)也是(shi)大模型所擅長(chang)的(de),其(qi)次(ci)現在已經(jing)有軟(ruan)件(jian)自己生成Agent解(jie)決任務,這(zhe)個趨勢非常快。

張雷和朱嘯虎的觀點略有不同,他們認為AI和軟件會共生共存

張雷提到,當前沒有看到大(da)(da)模(mo)型吃掉(diao)所(suo)有軟件(jian)(jian)的可能(neng)性(xing),大(da)(da)模(mo)型在很多場(chang)景下可以提升效率,而不是(shi)吃掉(diao)所(suo)有的軟件(jian)(jian)。后(hou)期大(da)(da)模(mo)型和軟件(jian)(jian)將是(shi)融合、共生共存的過程。

簡單低(di)代碼、無代碼軟件會(hui)被AI取代,很多在泡沫期估值很高的低代碼公司現在基本沒了,但復雜流程、強邏輯的軟件,AI想要取代它們在Transformer架構下是不現實的。朱嘯虎提出這一論斷的依據是,只要Transformer架構哪(na)怕只有1%的(de)幻覺,AI都(dou)無法取(qu)代復雜流(liu)程類的(de)管理軟件,更多會是共(gong)生共(gong)存

朱嘯虎:“下一個字節”今年已經成立

▲金(jin)沙江創投(tou)主管合伙(huo)人朱嘯虎

在韓歆毅看(kan)來,以后(hou)可能(neng)沒(mei)有App了,將來會有一個(ge)或若干個(ge)超(chao)級入口(kou),但什么形式目前還(huan)不能(neng)確定。

對(dui)于Agent和App的(de)關系(xi),張(zhang)雷(lei)提到,Agent在(zai)單一(yi)、明(ming)確的(de)領域已經替(ti)換了App,但復雜交互(hu)的(de)場景短期內非常困難,可能往長(chang)期看,有可能造(zao)就超級App,但這需要的(de)能力全面性很高,路還很長(chang)。

朱嘯虎覺得,超級入(ru)口的誕生是必然的,入(ru)口會越來(lai)越集(ji)中(zhong)。現在這一(yi)趨勢已(yi)經(jing)很(hen)清(qing)晰(xi),谷歌手(shou)機已(yi)經(jing)可以(yi)直(zhi)接語(yu)音(yin)輸入(ru)、反饋結果,再結合多模態形式(shi)一(yi)起做(zuo)輸入(ru)。

Agent廠商的機會,可以類比美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Uber、DoorDash、Airbnb,這三家企業所在的賽道是大廠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這同樣是AI的機會

二、用戶留存是Agent企業增長潛力的標準,AI眼鏡可能成為新入口

作為投資者,朱嘯虎認為在軟件行業,編輯類(lei)、協作類(lei)軟件需求量會大量降低(di),幾百個人共同(tong)協作(zuo)完成項(xiang)目(mu),AI出現可能會(hui)變成十個人的(de)(de)協同(tong),這對協同(tong)軟件本身的(de)(de)要求就(jiu)會(hui)大幅(fu)降低(di),對市場產生(sheng)很(hen)大影響(xiang)。正如(ru)此前爆(bao)火的(de)(de)Figma現在(zai)熱度(du)也回落了。

換個角度講,軟件不是被替代,而是用戶數減少了,用戶數減少以前用戶量的10%的話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從投資(zi)角度看,他們肯(ken)定會避開協同類軟件,這個市(shi)場以后會小很多。

對(dui)于(yu)Figma這(zhe)類企業(ye)(ye)而言,朱(zhu)嘯虎提到(dao)(dao)他們業(ye)(ye)務重心(xin)必(bi)須變化(hua),從此前的專(zhuan)注協同到(dao)(dao)現(xian)在專(zhuan)注交(jiao)付更好成果(guo),但即(ji)便生成能力再強大(da),最后商用階段(duan)還是差5%、10%,這(zhe)部分(fen)如(ru)何(he)進(jin)行編輯、如(ru)何(he)快速達到(dao)(dao)商業(ye)(ye)交(jiao)付的質量,是創業(ye)(ye)公司創造價值的機(ji)會所在。

對于(yu)判斷(duan)AI、Agent時代企業增長潛力的標準,朱嘯虎認(ren)為還是(shi)用戶留存,從PC互(hu)聯(lian)網(wang)、移動互(hu)聯(lian)網(wang)到AI時代都是(shi)這一(yi)個指標。

現在很(hen)多AI公(gong)(gong)司并沒有(you)用(yong)戶(hu)留存,這是因為產品剛發布(bu)用(yong)戶(hu)很(hen)愿意嘗鮮(xian),但試過之(zhi)后不(bu)一定(ding)會付(fu)錢。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想要(yao)(yao)召(zhao)回用(yong)戶(hu)需(xu)要(yao)(yao)十倍以上的成(cheng)本,這幾乎(hu)沒有(you)可能性。因此(ci),留存好不(bu)好才能證明公(gong)(gong)司有(you)沒有(you)發展潛力(li)。

他提到,事(shi)實上,現在很多AI公司在后續融(rong)資階段都不敢(gan)說(shuo)留存,只說(shuo)ARR(年度經常(chang)性收入)。

螞蟻集團專注于醫療場景,對于用戶留存的考量,韓歆毅認為這是用戶剛需且是中高頻需求,所以,當AI醫療健康做到極致,可能就不需要再關注用戶留存。而這其中最核心的一點是,應(ying)用能不能真的像專(zhuan)業醫師一樣(yang)了解(jie)用戶、給(gei)出建(jian)議等,這也正是AI醫療健康的終(zhong)極目標(biao)

同時,通用大(da)模型也無(wu)法替代這(zhe)樣的(de)垂(chui)類場(chang)景,這(zhe)是因(yin)為(wei)醫療場(chang)景的(de)專(zhuan)業(ye)能力強就(jiu)會有護城河(he),用的(de)越多越了解用戶(hu)。

不過AI醫(yi)療在相當長的(de)時間內都替代不了醫(yi)生(sheng),更像醫(yi)生(sheng)的(de)助手,其無法(fa)像人一樣對人體有清晰(xi)的(de)認知,但AI可以幫助醫(yi)生(sheng)更好、更全面、更系統的(de)了解病人,使醫(yi)生(sheng)從專(zhuan)科變(bian)成全科醫(yi)生(sheng)。

AI很難替代人類的一大場景是需要物理接觸的治療,所以韓歆毅提到唯一的出路是人機結(jie)合。如今,AI的(de)作用就(jiu)是幫助(zhu)醫生分身有術,使其(qi)將更多時間(jian)放到科研(yan)、疑難雜癥上,讓更多基層醫生有一個(ge)很好的(de)助(zhu)手。

朱嘯虎:“下一個字節”今年已經成立

▲螞蟻集團(tuan)CEO韓歆毅

在硬(ying)件(jian)賽道,張雷(lei)談到了(le)對于未來會成為真正超級入口的(de)終端的(de)思考。

他認為,AI的加持下(xia),所有(you)的硬件都應(ying)該重(zhong)新思考。對于(yu)未來的入(ru)口(kou)機會(hui),還是要回到AI硬件的能力。只有(you)讓用(yong)戶離不開設(she)備,終端(duan)才能有(you)機會(hui)切(qie)換成入(ru)口(kou)。

長期來看,AI眼鏡有機會成為新的入口

現(xian)在(zai)AI手機、AI PC等設(she)備都專注于用戶體驗的(de)提升,沒有改變(bian)基礎(chu)交(jiao)互邏(luo)輯,還是(shi)(shi)(shi)被動(dong)式(shi)、需(xu)要(yao)用戶觸控決策的(de)。但是(shi)(shi)(shi)眼鏡端是(shi)(shi)(shi)從被動(dong)到主(zhu)動(dong),完整呈現(xian)了(le)用戶的(de)所思所想所看后(hou),然后(hou)基于此進行判斷、執行。在(zai)張雷看來(lai),這可能就(jiu)是(shi)(shi)(shi)未來(lai)交(jiao)互范式(shi)變(bian)化的(de)一個載體。

以小米AI眼鏡為例,目前用戶的高頻使用場景除了接打電話、聽音樂,還有瞬間抓拍、基于圖片的問答等,他補充手,在(zai)眼鏡端小愛同(tong)學喚醒操(cao)作的(de)頻(pin)率是手機端的(de)6-7倍

如今AI眼(yan)鏡仍處(chu)于(yu)產業發展初期,其(qi)目前只是(shi)手機(ji)的(de)延伸(shen)品類,顯示、交互等能力(li)的(de)提升還有很(hen)長的(de)路要走。

三、成熟技術適合商業化,醫療場景面臨數據、幻覺、倫理難點

什么行業有商業化潛力?朱嘯虎認為:“真正適(shi)合商(shang)業化的都(dou)是(shi)Boring Technology”。

去年商(shang)業化比(bi)較成(cheng)功的就是(shi)紀要(yao)能力,比(bi)如Plaud的AI紀要(yao)硬(ying)件、釘釘的軟件、醫生和病人之間(jian)的談話紀要(yao)等(deng)工(gong)具。這(zhe)個技(ji)術(shu)沒有難點,追(zhui)求(qiu)商(shang)業化就需要(yao)比(bi)較穩定的技(ji)術(shu)。

今年他感覺是Voice Agent(語音Agent)已經在大規(gui)模商業化,例如(ru)客服、銷售、AI玩具等都是這個場景的延伸(shen)。

放到具體的醫療場景中,韓歆毅總結了大模型落地的三大難點:高質量(liang)的數據、抑制(zhi)幻(huan)覺、醫學倫理

對于數(shu)據和幻覺,螞(ma)蟻已經(jing)找到了比較(jiao)好(hao)的(de)(de)方(fang)法,今年(nian)6月份螞(ma)蟻發(fa)了AI健康應用(yong)AQ,在醫療(liao)健康咨詢上有比較(jiao)好(hao)的(de)(de)效果。

首先,高質量數據(ju)積(ji)累(lei)需(xu)要(yao)(yao)極大投入,一條數據(ju)可(ke)能要(yao)(yao)上(shang)百美元甚(shen)至(zhi)更(geng)高,需(xu)要(yao)(yao)主任醫(yi)(yi)師的(de)水平的(de)數據(ju)才能訓練好;其次是幻覺(jue),其難點(dian)在于抑制幻覺(jue)的(de)同(tong)時不降低(di)模型能力;第三點(dian)是醫(yi)(yi)學倫理,螞蟻(yi)正建立醫(yi)(yi)療倫理的(de)顧問委員會,請(qing)醫(yi)(yi)療界頂級專家(jia)來(lai)完(wan)善(shan)。

韓歆毅(yi)補充(chong)說(shuo),他(ta)們(men)并不擔心商業(ye)(ye)化,首先醫療健康是(shi)(shi)極(ji)其(qi)大的(de)(de)產業(ye)(ye);其(qi)次商業(ye)(ye)模(mo)式相(xiang)對清楚,不靠廣告、交(jiao)易,本身就(jiu)是(shi)(shi)醫療、藥、保險,無論什么時(shi)代的(de)(de)商業(ye)(ye)模(mo)式都類似;第三個是(shi)(shi),未(wei)來1-2年他(ta)們(men)不應該將注意力放(fang)到商業(ye)(ye)化上(shang),因為有(you)市場、有(you)路徑就(jiu)沒有(you)必要再探索商業(ye)(ye)化,而是(shi)(shi)放(fang)到前面(mian)的(de)(de)三個技術(shu)難(nan)點上(shang)。

四、明年AI應用會爆發,中國創業者大有可為

AI全球競爭格局下,張雷認為中國的優勢在于供應鏈端的成(cheng)本、效率(lv)、AI生(sheng)態優(you)勢(shi)

中國(guo)企業(ye)想要(yao)利(li)用好供應鏈的成本(ben)和效率優勢(shi),還是要(yao)回到產(chan)品力上。企業(ye)能(neng)快(kuai)速(su)看到機會點、快(kuai)速(su)布局、做(zuo)多產(chan)品線、Sku快(kuai)速(su)迭代、搶占所有市場、實現銷量(liang)提升,這些都需要(yao)進行(xing)相應決策。

此外在AI生態優(you)勢(shi)下,如何找(zhao)到真正是(shi)用(yong)戶非常需要的(de)場景,去真正落地,提(ti)升(sheng)用(yong)戶體驗(yan),形成(cheng)粘(zhan)性,然后提(ti)升(sheng)產品力,這(zhe)些都是(shi)企(qi)業需要基于這(zhe)些優(you)勢(shi)回(hui)到產品本身考(kao)慮的(de)。

朱嘯虎:“下一個字節”今年已經成立

▲小米(mi)集團手機部(bu)副總裁、可穿(chuan)戴部(bu)總經(jing)理張(zhang)雷

談及中(zhong)(zhong)國企業(ye)的優勢(shi),朱嘯虎回顧了金沙(sha)江創投投的中(zhong)(zhong)美比較快的AI企業(ye),前10個(ge)中(zhong)(zhong)有6個(ge)都是(shi)做To B、為外國創始人,剩下4個(ge)中(zhong)(zhong)國人是(shi)做To C。

他認為,中(zhong)國(guo)創(chuang)業者適(shi)合做to C,明(ming)年肯(ken)定會爆發很(hen)多AI應用,中(zhong)國(guo)創(chuang)業者大有(you)機會。這是因為to B賽道(dao)規模大了后需要本地(di)的銷售(shou)團(tuan)隊。

而即便(bian)當前通(tong)用(yong)大模(mo)型能力相近,中國創業者擅長的就(jiu)是在AI以(yi)外搭(da)建用(yong)戶體驗的差(cha)異,并且這些(xie)產品的差(cha)異點(dian)已經在過(guo)往的周期里(li)被(bei)廣(guang)泛證明,人的需求(qiu)不會(hui)(hui)改變,只(zhi)是現在AI讓用(yong)戶體驗更好(hao)了,人的需求(qiu)也不會(hui)(hui)改變。

結語:Agent成AI落地核心趨勢!中國創業者錨定差異化玩法

大(da)模型產業的(de)發展瞬(shun)息(xi)萬變,今年以來(lai),從單個Agent的(de)能(neng)力提升,到讓多個Agent進行協同工作實現廣泛應用,已經成為(wei)AI落(luo)地(di)的(de)一大(da)顯(xian)著(zhu)趨勢。在(zai)(zai)這背后,能(neng)在(zai)(zai)性能(neng)相差(cha)(cha)不大(da)的(de)基礎模型之外,為(wei)用戶(hu)在(zai)(zai)Agent之上找到更(geng)多差(cha)(cha)異(yi)化體驗、更(geng)多玩法的(de)中國創業者正在(zai)(zai)發力。

與此同時,正(zheng)如上(shang)述三(san)位AI大佬所(suo)說,想要(yao)找到行之(zhi)有(you)(you)效(xiao)的(de)(de)商業落地模式,不僅要(yao)找到用戶(hu)剛需場景,還要(yao)有(you)(you)成(cheng)熟的(de)(de)技(ji)術(shu)以及產品力,才能保證用戶(hu)留存,增強產品的(de)(de)粘性。而(er)擁有(you)(you)供應(ying)(ying)鏈成(cheng)本、效(xiao)率優勢(shi)、AI生態(tai)優勢(shi)的(de)(de)中國AI創企(qi),正(zheng)在將這種(zhong)優勢(shi)轉化為產品升(sheng)級(ji)、向全球化擴張的(de)(de)動(dong)力,打造出AI時代的(de)(de)超(chao)級(ji)應(ying)(ying)用。